大规模的玉米机收作业,点燃山东农民机手秋季增收新亮点。2005年,山东省农机部门根据省政府和农业部关于确保粮食生产和率先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要求,把玉米机收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重点工作重点抓,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玉米收获机械产销同期增长83.3%
截至目前,山东省玉米收获机械的产销总量达到33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83.3%。为组织好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该省农机办年初就召集各生产企业负责人列席全省农机局长会议,通报相关政策,分析市场需求,发动企业对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及早作出安排。结合山东实际,组织农机科研、推广单位和生产企业,先后实施了玉米收获机械科技跨越计划、重点科技攻关和重大技术推广等项目,推进了关键技术的集成熟化,使玉米收获机械的性能、质量日趋成熟,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组织成立了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将省内10多个玉米收获机械生产厂家组织起来,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加快新型机械的引进研发,进行行业自律,提升了全省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水平。
玉米收获机械拥有量同期增长67.2%
截至目前,山东省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达到5800台,比2004年增加2332台,增长67.2%。为推动玉米收获机械的快速发展,继续在全省实施了以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首项的创新示范工程,依托创新示范基地层层召开玉米收获机械化现场会、演示会120多个。省里还举办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研讨会,邀请中国工程院8位院士和20多位全国知名农机专家,对加快山东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同时,将玉米联合收获机列为购机补贴的重点,实行资金集中投放、购机优先报名、工作重点督导,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全省玉米收获机械供不应求甚至脱销,农民持币排队购机,呈现出像小麦联合收获机推广时期那样红火的局面。据统计,今年中央和省两级用于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及与之配套动力机械的资金达2018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63.6%。青岛、淄博、潍坊、济宁、滨州、德州、聊城、菏泽等市利用财政资金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械均超过100台。
玉米机收率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山东省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410万亩,比2004年增长38.5%,机收率达到11%,增加近4个百分点。同时,将玉米机收与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一起抓,创造性的推行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以玉米机收的大发展带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全省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65%,小麦免耕播种面积比去年增长70%以上。针对今年玉米联合收获机新增数量较多的实际,省农机办及早发出通知,对技术推广、机手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三秋期间,各地农机部门和农机生产企业组织800多名技术人员,全力投入到玉米机收一线,开展用前培训、用中指导、用后回访,确保了玉米机收作业的顺利进行。淄博市提出了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工作目标,三秋期间全市共投入玉米联合收获机1529台,完成玉米机收作业面积99.1万亩,机收率达60.06%。该市桓台县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发展到675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2.5%。青州市结合实施农机科技入户,成立了40个玉米机收作业队,边作业边示范,边宣传边推广,带动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02台,机收面积比去年增长50%。
玉米机收作业单机收入平均1.8万元
玉米机收作业使山东农机手收入有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山东省参加玉米机收作业的机械单机收入平均达到1.8万元以上,并且出现了一批玉米机收收入超小麦机收的单位和机组。大规模的玉米机收作业,成为秋季农民机手增收的新亮点。为搞好玉米机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山东省政府专门发出明传电报,对以玉米机收为重点的秋季机械化生产进行了具体部署。该省农机办组织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品牌创建活动,建立了玉米机收作业信息发布、合同签订、接机服务和中介组织管理等工作机制,提高了玉米机收作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