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大连市农机系统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全市农机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二个增长,三个突破,五个显著。
——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将达到300万千瓦,比“九五”末期增长30%;拖拉机保有量2.8万台,机引农机具3万余台,分别比“九五”末期翻了一番。全市耕种收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47%,比“九五”末期增长8个百分点。农机化综合保障能力达到21%,农机化综合效益达到58%。
——农机化投入大幅增长。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各地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制定出各自不同的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普遍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据统计各级财政安排农机化专项资金达到700多万元,比“九五”末期增长1倍多,带动农民投入2000多万元。市政府下拨专项资金190万元为农民提供1000台种子磁化器和250台声波助长仪。金州区政府今年投入130万元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这是大连市首位县级政府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突破百万元。
——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实现新突破。过去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工作存在管理权限不清的问题,农机主管部门没能把农机维修网点很好管理起来。通过认真贯彻国务院412号令,依照国务院赋予农机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对全市农村农机维修网点进行整顿,以便实行规范化管理。旅顺口区农机总站总结出“八步工作法”,率先完成全区33个农机维修网点的审核,并核发了《技术合格证》。旅顺口区的经验作法在全市进行推广,现已完成农机维修厂点技术审验核发技术合格证书140个,逐步使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走上规模化、法制化轨道。全年还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50人。
——农机化新技术应用有新的突破。在大连市坚持推广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机械化及水稻生产等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大连市今年重点推广种子磁化、声波助长、物理杀虫、联合整地等项农机化技术。其中种子磁化、声波助长、物理杀虫技术被列为大连市2005年农业科技推广重点十大技术之中。全市共推广种子磁化器1000台,分布全市1000个行政村。在春播生产期间共磁化种子14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0%,实现粮食增产幅度达到10%。声波助长仪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00多亩,通过对比试验,平均增产幅度达到15%。全市共安装5000台杀虫灯,杀虫率达到80-90%,并可减少打药4-6次,每亩节省投入40-60元。全市推广联合整地技术达到22万亩,比上年增长42%。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民增收达到0.9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40元。
——机械收获取得了新突破。机械化收获环节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大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现场演示,特别是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推广收获机械,使大连市玉米、水稻、花生等作物机械化收获迈出了一大步,共完成机械化收获26万亩,比“九五”末期增长1倍。玉米机械化收获突破3万亩,水稻机收现场会上出现了当场购机、排队等候机械收割的情景。
——跨区作业成效显著。大连市连续七年组织机手参加全国小麦跨区夏收作业。已成为大连市农机跨区作业优质服务的一张名片。今年的“小麦跨区作业服务队”主要由旅顺口区的14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及30名机手组成。跨越渤海海峡,奔赴山东省的昌益、昌乐、寿光、平度等地参加全国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共完成跨区作业1万余亩,获得收入40余万元,是几年来跨区作业收入最高的一年。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组和《中国农机化导报》编辑部分别派出新闻记者专程进行跟踪报道。旅顺口区农机总站荣获农业部跨区作业先进集体称号,这也是全省唯一获得殊荣的单位。
——农机打假工作成效显著。为维护农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机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加强了农机打假工作。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机质量宣传,另一方面大造农机打假声势,针对庄河市部分农民购买的13台山东潍坊生产的鲁中-24型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齿轮打齿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在省农机鉴定站的协助下,与质量监督、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农民利益得到了保护。
——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认证及教学人员培训成效显著。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对其培训场地、设备、人员、规章制度等条件进行审核,提出资格验证意见,报请省政府审批。目前全市4个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都取得省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对教学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授课,印发教材、辅导材料,并进行了统一考试,27人获得辽宁省统一颁发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教学人员上岗合格证。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学习借鉴其它地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组建了不同形式的农机行业协会。全市组建农机行业协会已达到20个,发展会员达800人,普兰店市、金州区分别以区市农机推广站为依托成立农机协会;庄河市以乡镇农机站为依托组建农机协会;旅顺、甘井子区由区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正式成立的农机协会,吸收农机科技示范大户为会员。在发展农机协会的同时,注重扶持、培育农机大户,利用购机补贴等政策,新培育农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00个。农机协会的建立,培育农机大户成为农机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使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农机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显著。为使培育和激励农机大户成为农机化作业服务的骨干力量,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唯独将评选出的“十佳农机大户”进行了物质和精神奖励,这在农机大户中间产生了强烈反映。对扩大农机大户的经营规模,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庄河市吴炉镇小房村年庆学、瓦房店市复州东瓦村张仁胜、普兰店市夹河镇唐家房村徐凤安、金州区向应乡城西村王庆义等一批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都达到0.5万亩以上,农机大户农业生产服务中发挥了较好的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