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敦化市农机局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鸿扬创建“平安敦化”、“平安农机”为主题,坚持与时俱进,务实创新,不断加大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力度,为开展农机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农机化事业创造良好环境。该局始终把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今年,他们以鸿扬创建“平安敦化”、“平安农机”为主题,深入开展宣传敦化、宣传农机,弘扬敦化精神、弘扬农机精神,全面、真实、客观地报道敦化农机的工作动态,大力宣传农机化政策、法规,热情讴歌在农机战线上辛勤开拓的农机人物典型。他们利用自己开办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积极为农机厂商和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发挥联系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纽带、桥梁作用。截止年末,已累计在中国农业机械杂志、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吉林电视台、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简报、延边电视台、延边日报、延边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敦化电视台、敦化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等媒体刊发、报道农机各类稿件135篇(次),自编《农机安全简报》内部刊物10期,开展全市性大型宣传活动4次,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该局有2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农机科普宣传先进工作者、1名同志被评为市农机科普及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以对外新闻宣传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农机化项目,不断提高全市农机化科技水平。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机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局紧紧抓住对外新闻宣传这条线,大力宣传农机化,积极争取农机化项目。到目前,共编制农机化项目22个,实施国家、省、州农机化项目8个,项目到位资金1235.3万元。通过对外宣传,不仅扩大了敦化知名度,扩大了农机知名度,而且为发展敦化争取了强大的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为敦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该市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区域农机化整体水平,在2004年全省农机化指标统计中,该市耕地机械化水平达87%,播种机械化水平达79%,收获机械化水平达16.7%,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1%,位居全省第三位。
以对外新闻宣传为切入点,积极宣传惠农政策,为农民增收服务。他们把对外宣传作为为农服务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广泛开展惠农政策的宣传。在该市实施国家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时,该局发动宣传力量,组织农机人员,利用不同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一是通过市电视台宣传。在市电视台黄金时间连续播发机具补贴政策相关事宜。二是通过农村广播宣传。将机具补贴事宜宣传到农户。三是通过印制宣传单宣传。为了让农户对国家机具补贴政策了解清楚,补贴机型一目了然,他们印制了上万份宣传单发放到农户手中,印制机具补贴报名通知800份,张贴到各村。四是通过乡村干部宣传。该局及时将国家机具补贴政策向各乡镇领导进行反馈,由乡村干部负责对农民进行讲解,解答咨询事宜。五是通过农机人员逐村逐户宣传。对偏远地区,该局责成乡镇农机站人员进村到户宣传,确保不留死角。通过各种形式的大力宣传,使得国家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经过两年的努力和争取,共为该市争取国家机具补贴资金82.8万元,引进各类机具128台(套),拉动农民投入机具购置资金340万元。农民对补贴机具的形式、补贴金额的幅度满意,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由于大量先进机具的投入使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该市在实施国家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时,全市共引进大豆联合收割机22台,在大豆秋收作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单机作业面积最高达
加大对外新闻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措施,推动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为了把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他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一是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该局成立了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建立了农机系统对外宣传信息员队伍。把农机化对外宣传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负责。并在年初农机工作会议上,向各基层单位下达农机化宣传任务指标,签定工作目标包保责任书,把对外宣传工作列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考核内容。二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对外新闻宣传功能。今年,该局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经过4个月的筹备,于8月份开通了敦化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该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的开通,是全省唯一一家开通的县级农机化信息网站,填补了县市级农机化信息网络宣传的空白,为开展农机化宣传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平台,对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为配合网络宣传,该局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购置电脑31台,为全系统所有单位和部门配备配全了电脑,实现了微机联网。
在该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成为开展农机化工作的喉舌,越发摆在突出的位置。他们利用宣传的有力武器,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农机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形势根植于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民心中,在全社会形成了重农机、想农机、抓农机、建农机的良好氛围。(徐峰、秦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