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精心打造玉米机收大市场

山东省泰安市:精心打造玉米机收大市场

日期: 2005-12-22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玉米是泰安市两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在实现小麦生产机械化以后,泰安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把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市政府2000年下发的《关于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通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效果非常明显。通过推广应用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通过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打捆青贮技术的实施,既培肥了地力,又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2005年,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已达到605台,实现玉米联合机收31.5万亩,完成计划的103%。按每亩机收40元计算,全市已为农民打造了1260万元的机收市场。主要做法:
  
一、结合购机补贴,加快推广步伐
  
在今年的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市农机部门把发展玉米收获机作为工作重心,重点宣传、重点发动,重点补贴,各县(市、区)都作了大量工作,实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新突破。全市今年用于玉米收获机购机补贴的资金达到78万多元,新增玉米收获机105台,完成计划的105%,机具补贴金额和增长幅度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岱岳区把国家拨付的60万元购机补贴款全部用于大型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的补贴,新增玉米收获机26台,成为全省少数几个新增玉米收获机超过20台的县(市、区)之一。
  
二、加强示范演示,扩大宣传效果
  
为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市加大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宣传力度,市、县两级利用19处科技示范点召开玉米机收现场会,宣传机械化作业的优势。913市农机办在泰山区省庄镇召开了全市玉米机收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会上首次演示的秸秆揉搓打捆包膜青贮机组,成为一大亮点,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特别是几天之后市政府召开的财源建设现场会上,市长贾学英和与会的各级领导对我们农机部门推广的这种新型秸秆揉搓打捆包膜青贮机械的良好工作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赞不绝口,贾学英市长当场表态:由市财政拨款,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这种新技术。年内市县(市、区)两级共召开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推广现场会15次,并实现了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等各新闻媒体的立体报道,赢得了各级领导对农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认识,扩大了农机工作的影响,提升了农机工作的地位,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组织跨区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秋期间,以"树泰安形象,创农机品牌"为宗旨,充分发挥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克服降雨过多、机械作业受阻的影响,认真组织了以玉米机收和深耕精播为主的三秋机械化跨区作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参加本市跨区作业的机械5400台,超计划400台;作业面积172万亩;作业收入6470万元,超额完成470万元。单机收入平均1.1万元。跨地市作业机具达1700 台,超计划200台;作业面积65万亩;作业收入1766万元,超额完成516万元。单机收入平均1.4万元。泰山区农机局三秋期间组织2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到聊城市开展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跨区作业12天,每台车平均作业收入8700元。
  
四、制定“十一·五”规划,完善长效机制
  
为了建立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7月份我们制定了《泰安市“十一·五”期间玉米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计划》,计划在现有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十一、五”计划的五年间,计划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平均每年增长30%,玉米机收面积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底的10%增长到55%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