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机热”在全国启动和升温

新一轮“农机热”在全国启动和升温

日期: 2005-12-28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12
27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十五”以来农机化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思路,对2006年农机化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张宝文强调指出,“十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会议认为,“十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发生了重要转变、成果辉煌的时期。五年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牢牢把握又快又好地发展这个主旋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农机化事业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为标志,农机化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会议指出,“十五”农业机械化事业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法制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农机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二是购机补贴等农机扶持政策开始实施,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三是水稻机插秧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速度加快。四是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不断创新,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发展。
  
会议指出,“十五”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05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6.8亿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30%。农机化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高性能、大马力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增长幅度较快。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规模扩大。预计2005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0.7%31.2%22.7%,比“九五”期末分别提高3.05.54.4个百分点。预计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5%,其中10个省(市、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三是农机经营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经营效益稳步增加。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2005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2570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了30%。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四是农机工业发展提速,产销形势好转。2002年起,我国农机工业走出低谷,重新恢复快速增长,产销两旺,已连续3年稳定发展。成为近两年机械制造业中增长幅度最高的行业。五是农机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农机产品对外贸易进一步增长。2005年农机出口贸易达到20亿美元,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期农机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是必须坚持把促进“三增”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首要目标。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农机化发展战略。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农机化。四是必须坚持依靠政策扶持和法律规范来推进农机化发展。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走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
  
会议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明确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部署,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农机化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是实施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夯实农机化发展基础。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后五年,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的五年,也必将是农机化实现快速发展的五年。
  
会议指出,要以加强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机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的建设、强化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十一五”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逐步建立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2006年重点抓好6项工作一是继续深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完善各项配套法规;二是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2006年国家将继续扩大农机补贴的范围和规模,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特色的原则,继续向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倾斜,向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倾斜,推进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三是抓好重点农机化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农机科技应用水平。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启动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与示范县建设。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范围从环京津、西北风沙源区拓展到北方15省旱作区。继续做好优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实施工作。四是组织好夏季跨区机收的同时,进一步组织好“春、秋”两季农机跨区作业,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五是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六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维护农机作业秩序。
  
会议强调指出,明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机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机管理局和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中国农机科学研究院等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