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近万农机手演好“农、工、商”三栖角色

山东省邹平县近万农机手演好“农、工、商”三栖角色

日期: 2006-01-11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山东省邹平县九户镇的赵福顺天刚蒙蒙亮就骑上摩托车去镇上一个叫伊怡乳业公司的地方上班,黄昏时分,他又迎着夕阳匆匆地赶回家;黛溪办事处的郭恒久7点整准时将超市的门打开,清点物品,整理货架,迎来送去就伴他度过大半天,晚上又坐在电脑前查找和捕捉商品信息;与他们不同的是此时明集镇的李嘉辉一天过得要轻松多了,坐着马扎,聊着天就把他昨天拆卸下来的收割机水箱清理干净了,做了必要的防护后,又原样安装上去。尽管这一天他们不是在做同一件事,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这就是:他们都是从事田间作业的农机手。这批农忙时搞田间作业,农闲时进厂当工人,或做商人的邹平农机手用不同的方式,共同绘制了一幅邹平农民“三栖致富图”。?
  
近年来,邹平县农机局在帮助农机手搞好农业生产,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同时,千方百计引导农机手走亦工亦农、亦商亦农之路,“种田打工两不误、闲时经商也赚钱”,全县因此约有1万农机手走这条“三栖”发展的路子。好生镇农机手张大海闺女结婚时陪的嫁妆却是一台拖拉机,而他女儿女婿本人都是做沙发套垫的熟练工,张大海希望今后小两口做工农活也都不落下,这样才能遂他心愿。全县象张大海一样抱有这种想法,用拖拉机陪送闺女出嫁的有很多。邹平县还依托产业优势,吸引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这里当然少不了支撑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农机手。邹平县具有沙发加工、炼钢、纺织、酿酒等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又发展了铝加工、化工、奶牛养殖、服装加工、建筑等一批新兴主导产业。这一批企业的适时出现,使许多农机手在农闲时有了到本地城镇企业打工、经商的机会,让农民将农闲和农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农、工、商兼做,三边获利成为可能。?
  
如今,该县“三栖”农机手每年收入可高达2亿元,为邹平农村经济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