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阳春四月,草木芃芃正是春耕好时节。在朝阳坡镇广袤而肥沃的田野之间,铁牛破土,金种落地,春播正酣,一幅幅抢抓农时、人勤春早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黑土保护”各项要求,坚持科技赋能、用养结合、提质增效,区别于“传统”春犁而言,朝阳坡镇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东兴隆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的库房里,理事长詹喜军和维修工李永乐正“沁个脑袋”趴在农机上,像是在“保护”什么宝贝一样。走近一看,原来他俩正带着白线手套,拿着工具、抹布在认真地检修农机。詹喜军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更是农民增收致富之源。这个家伙不一般,安装了导航系统之后,六排播种机以前我们合作社200晌地最少得一个月才能完成耕种,现在12天就可以完工,我们都指它出活儿呢。”
“科学种地真是不服不行。”詹喜军长舒了一口气,像是许久悬着的石头“落了地”,只见他拎出一把铁锹,用力脚踩,翻起来满满一锹黑土。“这里的黑土层有30厘米。”詹喜军自豪的说。
他介绍,以前用“笨方法”种地,积年累月下来,原本“肥得流油”的黑土渐渐“瘦得麻干”,倒不是黑土“上岁数”了,归根结底是没保护好。近年来随着镇里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农民们在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后,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秸秆粉碎效果不好的需进行二次粉碎),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可达30厘米,在秋季和春季重耙两次。这种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让根系的“触须”牢牢抱住土地,在蓄水保墒、稳产增产上存在明显优势,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每公顷增产1600斤以上。如今是连续9年实施保护性耕种,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自然而然也就受到了广大农民认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朝阳坡镇的田间地头便有深刻的体现——农机联网、智慧操控,减轻了农机手的工作量。种粮大户王阳正在熟练地利用华测导航定AB线进行春播,农田里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正按照规划路径在田间起舞,一列列孕育丰收希望的种子笔直地伸向远方……他介绍说,现在的地可比以前好种了,就像机器们有了“思想”。农机装上导航系统后,不仅省人力还省土地。我们驾驶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这样犁的地更直,比以前歪歪扭扭播种得多。
王阳把记者“拽”到驾驶室,掏出手机让“智慧农机”更加直观——打开微信,远程管理和远程协助功能可以查看农田各项数据,查看记录农机实时位置、运行轨迹、作业记录等各项信息,像随时在身边配备一个助手一样安心,让春耕种植变得更省力、精准、高效。
有了“好方子”还得扎紧“粮袋子”,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春耕底气更足。守住黑土地保护底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一场黑土地保卫战在岭城大地已经打响多时……同样是在朝阳坡镇的大房身村,一场春雨过后,田地里馥郁芳香,沿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干干净净的水泥田路前行,一望无尽的黑土承载着多少农民的希望。
该村党支部书记孙亚东表示,这样惬意舒心的情景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的田间地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雨水大时农机进不去,怕误了农时就铺点儿石灰、砖头、石头子勉强进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高标准农田建得好。修建沟渠,有效疏通河道减少水土流失;修建机耕路,拓宽道路,方便农民春耕、大型机械运输生产……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并非‘梦’中之事。收粮、运粮、卖粮的成本都降下去了,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咱们把粮食端在自己的碗里!”
农稳则天下安。在这片充满希望、春色浓浓的田野上,朝阳坡镇用实际行动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