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宋振远) 年年春耕,农资价格都会有一波上涨行情。今年也不例外。农资涨价的这种周期性规律,简直可以称为农资市场的“春耕涨价”现象,值得认真反思。
现象:年年春耕年年涨
去年春耕期间,记者在安徽凤阳农村就听到了这样的民谣:“化肥涨价,农药提价,柴油没个正价,上级发的种粮补贴,又被变着法儿撸回去!”
今年春耕期间,记者在山东、河北追踪采访发现,根据农民、商家和生产厂家的实际买卖价格,尿素等出厂价竟比去年商家卖给农民的零售价还高。
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和农资涨价几乎形影相随。其突出特点是:每当粮价上涨,农资价格总是及时跟进,并受中间环节哄抬造成过快增长,进而抵消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增收部分,从而引起农民不满、政府不安。
由于中央将“三农”提到“重中之重”的历史高度,去年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双双走出低谷,中国农业走出了一条优美的上行曲线。人们担心:减免税和粮食直补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会被过度的农资涨价变相“侵吞”。
越来越多的化肥厂家、基层干部和农业专家认为,农资价格伴随春耕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根源在于对农资市场的价格管制。正是一些不当干预或政策不到位,扭曲了农资市场价格。
症结:断裂的农资“市场链”
多年来,国家一直对化肥市场实行“限价管制”。不少农民困惑的是:肥价为什么仍然像“见风就长的豌豆苗,一个劲地往上蹿”?
冷静分析近几年的农资价格,人们可以感受到强大的市场压力,即能源原材料涨价和运力紧张拉升肥价。同时,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发对农资的新一轮“强势需求”。
按照市场规律,农民完全可以用粮食等农产品的相应涨价,将农资涨价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就如原料生产商将涨价成本转嫁给农资生产商、后者又转嫁给农民一样。
但事实上,由于粮食价格上涨有拉动物价总水平上升的特殊作用,国家出于宏观调控和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会控制粮价过快增长,从而保持粮价的相对稳定。
一个佐证是:在粮棉进口方面,2004年国家进行了反向操作:紧急大量进口粮棉,紧急刹车出口玉米。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使国内粮棉等农产品供给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价格涨幅,妨碍了化肥涨价向下游的递推。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原料——化肥生产——粮食生产——粮食价格,这本是一个完整的市场链。现在,原料市场已经放开价格,中间仍采取“限价政策”,粮食市场虽然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但国内粮价的特殊性决定其仍然是“准市场价”。在同一生产链中市场和价格的“不统一”,必然伴有剧烈的“摩擦”。特别是在绝大多数产品都完全放开价格的市场环境里,这种“摩擦声”就显得更大,常常令政府的“行政限价”政策难以到位。
陷阱:化肥厂家的“阴阳脸”
在关注农资的周期性涨价现象时,有一对矛盾十分独特:尿素类上市公司去年获得了超常业绩。已公布的2004年年报或有关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尿素类上市公司基本上实现了60%或以上的净利润增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从春耕开始,农民一直在喊农资价格特别是化肥价格增长过快,剥夺了中央给种粮农民的实际利益。
这一增一减、
拷问:出路在于最终放弃“限价政策”?
针对农资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一些农业专家说,由于粮食等基础农产品是需求弹性很低的必需品,价格反应灵敏,其上游产品农资价格变动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政府“不作为”和“不当作为”同样不可取。
显然,政府应避免不当干预。有关专家指出,宏观调控关键点是“宏观”,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对企业生产和产品价格的干预,常常会带来另外一些更复杂的难题。比如企业对政府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的“寻租”行为。
专家们有一个共识:从长远看,最重要的就是让农资市场充分市场化,避免政府的不当干预和企业的不当获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并不具备天然垄断性的行业,只有充分市场化,造就充分竞争的外部环境,资源配置才会更加有效,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供求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