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遍野“大苞米”变成富民“金豆子”

吉林:遍野“大苞米”变成富民“金豆子”

日期: 2005-07-15  来源:吉林农网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齐海山、孙英威、任鹏飞


  香甜可口的黏玉米穗、节省燃油的乙醇汽油、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如今,吉林人曾经视为包袱的玉米正在逐渐转变成资源优势,通过工业拉动,催生出石化、食品等重要产业。吉林省满山遍野的大苞米正在变成富民强省的金豆子

  汽车喝”——玉米替代石油


  玉米产业一直是吉林省的传统产业,其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很长时间以来,作为当家品种的吉林玉米在人们眼中却是不屑一顾的粗粮。种不起、储不下、卖不出,是前几年玉米生产的尴尬处境。然而,前几年还种难卖难的大苞米,近几年却陡然变俏,成了市场上的畅销品。


  早在2003年,吉林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封闭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为在全国其它地区进一步扩大试点奠定了基础。现在,东北地区生产的车用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料就是吉林盛产的玉米,这极大地解决了手中无粮,心里发慌;手中有粮,心里发愁的粮食生产老问题。


  全国著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春大成集团近年提出了玉米替代石油战略。去年初,大成集团开始策划从玉米中提炼多元醇、聚酯纤维等化工产品。过去,这些产品主要从石油中提炼,浪费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大成集团通过与国外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出一套世界领先的玉米深加工技术。记者在大成集团采访时看到,大成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年加工20万吨化工产品的工厂,为玉米的深加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市民吃”——嫩玉米从田间走上市民餐桌


  如今,在国内许多城市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手拿烤嫩玉米、煮嫩玉米吃得津津有味的市民。一些餐馆的煮玉米穗也成了主食之一,麦当劳快餐店2元一穗的嫩玉米十分畅销。看到其中无限的商机,吉林省一批专门靠加工嫩玉米的企业抢成立,借助工业化的运作,现在吉林种植的嫩玉米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有的还上了国外家庭的餐桌。


  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景牌嫩鲜玉米,在全国鲜玉米市场中已经占据40%的份额。在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天景玉米也使得当地大批农民因此致富。吉林省九台市市长张焕秋介绍说,吉林省有一望无垠的黑土地,有四季分明的气候,有平衡适宜的光照,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天景公司通过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使农民成为田野车间里的一线工人


  与天景公司一样,吉谷、德春、敖东、吉美等以玉米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近年来也不断开发玉米新产品,从嫩玉米到玉米面条、玉米饺子、玉米方便面、玉米豆沙包等系列品种相继问世。目前,吉林省生产的营养鲜玉米已热销全国220个中等以上城市,并成功打进欧美市场。


  加工出”——玉米产业链不断延长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王大为教授告诉记者,对于农民来说,1公斤玉米的价钱大概只有1元人民币左右,可1公斤玉米经过加工转化成淀粉、氨基酸、生化饲料等产品后,它的价值就能翻几番。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8吨石油才能生产1吨化工醇。而用玉米作原料,仅用1.76吨玉米就能生产1吨化工醇。用石油生产的吨成本是7000元左右,而用玉米生产的吨成本是4200元左右。玉米产业的资源和成本优势由此可见。


  如今吉林省轻工业80%的产品,都是由玉米加工转化而成的,仅长春的玉米产业年产值就已经过百亿元。在长春市,玉米产业已经被列为汽车产业之后的第二支柱。记者在大成集团采访时看到,大成玉米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用玉米为原料生产出了氨基酸、变性淀粉和系列化工产品,玉米成为带动吉林大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推动玉米产业发展,吉林省今年首次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3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亿元。很多基层干部群众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于玉米加工成的乙醇汽油、建材等产品市场非常看好,不出5年,吉林省每年200多亿公斤的玉米就不够用了。吉林的广大农民也将从中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2005-7-15 10:47:03
来自:新华网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