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丰收了,价涨了,农民腰包却没鼓

小麦丰收了,价涨了,农民腰包却没鼓

日期: 2005-08-30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农资价格涨得太邪乎了,今年光涨价因素就多掏出1734块钱!”麦农心疼地说 


记者最近在素有“塞外粮仓”之誉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采访了解到,这里小麦喜获丰收。全市今年小麦播种面积达230万亩,比上年增加30万亩,小麦总产达16.8亿斤,比上年增长2.5亿斤。且今年小麦收购“开秤价”0.86元较去年上涨了0.08元,预计后期还要上涨。


然而,记者在与农民交流中发现,小麦丰收的喜悦难掩农民心头的迷茫:为什么该使的“劲”都使上了,小麦价格也涨了,还是不见钱袋鼓起来?


农民重视精耕细作的程度令人惊讶 


记者在河套灌区的麦收现场采访发现,农民们要么在地头闲坐,要么站在地堰上指手画脚,因为从2004年开始农民就改人工收割为联合收割机收割,今年机收率已达100%。“现在用机收,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杭锦后旗永锋三社农民徐开亮指着正在忙乎的联合收割机对记者说。


农民精耕细作的程度更令记者惊讶。李仁光、王敬武等杭锦后旗永锋村的农民能随口说出株距、行距多少,1亩地种多少棵庄稼。如种1亩西瓜744苗,制种玉米5200棵,甚至种地前用绳子拉直划线。不少农民说:“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不重视不行啊!”


为保险,农民种“花花田”


记者在河套灌区走一圈,正在麦收的农民对记者说出心里话:种小麦主要为养地而倒茬,为来年种植经济作物作准备。目前河套灌区总耕地面积870万亩,但每年小麦面积只在200万亩—300万亩之间。农民普遍承认,种植经济作物风险大一些,但比较效益高,因此,农民仍以种植的多样性来适应市场的多变性。


“农村这个露天工厂最难搞!”五原县隆兴昌镇联丰村农民张子亮感慨地说。张子亮一家28亩地,今年是这样安排的:7亩小麦、5亩玉米、6亩蓖麻、4亩葵花、1亩葫芦、1亩甜菜、3.5亩茴香、0.5亩瓜菜。“不种‘花花田’不行,谁知道秋天哪个值钱,种对哪个算哪个!”张子亮说,自己去年种菠菜,每斤菜籽能卖两块五毛钱,今年就不行,才卖一块二毛钱;去年每斤香菜卖两块八毛钱,可今年干脆无人问津。


记者调查发现,张子亮的“种地安排”是整个河套灌区农民种植习惯的一个缩影。巴彦淖尔市农业局副局长尹兆明告诉记者,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效应,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对接,通过种“花花田”以期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是农民无奈的选择。目前农民们迫切希望把真正有带动能力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摆到农村,迫切希望政府及农业部门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农产品供求信息,迫切希望政府组织、引导农民实行规模化种植,切实解放一部分农民,提高农民生产资源的占有量。


农资价格“涨得太邪乎了”


杭锦后旗南小召乡永锋村农民李仁光一见到记者,忙示意联合收割机停下,他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让记者瞧,又捏了一小撮放进嘴里品咂起来:“我种这6亩小麦算是吃到口了,差不多能打6000斤,但这6000斤全是我自己家的,不用交公粮,也不用交农业税,今年收多收少咱农民心里畅快呀!”附近麦田里的几个农民也停下手中的农活凑过来,争抢着和记者搭话。


“这小麦算是丰收了,可这一算账,收入还是不增加呀!”


以李仁光家为例,众人攒在一起算起了账:李仁光一家4口人共有26亩地,种了小麦6亩、西瓜9.5亩、制种玉米5亩多、3亩多青椒、1亩多大田玉米。与去年相比,26亩地用了20袋二铵,平均每袋涨了30元,计600元;用尿素4袋,每袋涨了40元,计160元;用硝酸磷12袋,每袋涨了35元,计420元;用碳铵10袋,每袋涨了4元,计40元;用地膜50公斤,每公斤涨了5元,计250元;机割6亩小麦,每割1亩涨了15元,计90元;农用0号柴油用270公斤,每公斤涨了0.46元,计124元;玉米种子用了25公斤,每公斤涨了2元,计50元。


“涨得太邪乎了,今年光涨价因素就多掏出1734块钱!”李仁光心疼地说。


刚在基层搞了调研的五原县政协副主席刘长河告诉记者,今年河套小麦虽然丰收,但整体上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上升的可能性,去年粮价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会在今年减弱;尤其农资涨价“掏”走了农民很大一块收入。再加上上半年持续干旱及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会造成西瓜、籽瓜、葵花等秋田经济作物减产,且其间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风灾、雹灾等各种自然灾害有一项发生就惨了。现在农民平均每亩地已投入300多元了,全县农民人均增加支出已达200多元。


  信息来源:2005年08月29日 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