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鲜食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全国认定八千零三十七万亩无公害产地

我国鲜食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全国认定八千零三十七万亩无公害产地

日期: 2005-10-18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10月16日,记者从“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该项创建活动,提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和占有率,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农产品出口创汇的竞争力,基本实现了“通过3~5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鲜食农产品卫生安全状况,切实促进农产品竞争能力提升”的目标。目前,全国共有8037万亩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有11386个种植业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十一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主要任务已确定,即“建立四项制度,提升四种能力”。
  
据了解,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探索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2001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创建了2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和20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出口示范基地县。几年来,各地创建活动主要采取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果断采取行政推动、严把投入品控制关、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切实开展质量监管等做法,显著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据农业部今年7月对23个省(市、区)87个蔬菜基地县抽检,产品合格率为98.3%,7个省(市、区)13个水果基地县抽检合格率为96.9%,11个省(市、区)33个茶叶基地县抽检合格率为99.2%。2004年20个出口基地县累计出口蔬菜、水果、茶叶达249万多吨,创汇8.35亿美元。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成果,力争到“十一五”末,达到把创建基地农产品的农残超标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的工作目标,农业部确定的“建立四项制度”的主要任务有:一是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对示范基地的例行监督和检测,采取适当方式将监测结果进行定期通报,对出现问题的基地要限期整改。二是动态管理制度。农业部将对创建基地县实行动态管理,对屡次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创建基地县要坚决淘汰。三是产品认证制度。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步伐,依法实施标志管理,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认证的转变。四是质量追溯制度。创建基地必须普及田间生产档案,因地制宜地创新模式,实现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的质量可追溯,并建立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追溯机制,形成无公害农产品产销全过程的质量追溯制度。“提升四种能力”主要是:提升科技创新、产业化经营、信息服务、无公害农产品供给能力。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