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又近岁末。回眸2005,稳步前行的中国经济为“十五”画上了亮丽的收尾之笔。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6275亿元,同比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这是个令人欣喜的数据组合。高增长低通胀,这一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成为今年的主旋律。
良好的经济运行得益于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客观需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适时适度微调,确保了经济巨轮的平稳航行。
“由于粮油涨价,本店部分品种价格上调”,这是去年一些小吃店贴出过的告示。从2004年3月份起,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上涨,连续8个月超过3%。来年会不会是“通货膨胀年”?很多人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2005年。
如今回头看,今年物价平稳得让人意外。涨势逐月趋缓,9月CPI只上涨了0.9%。究其原因,粮价稳定是主要因素。今年,中央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保护,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3.3%,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9%,回落26.5个百分点。
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是今年宏观调控的又一显著特点。
年初,房地产市场一度风雨欲来。一季度,13个省区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超过30%,最高的达到115%;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在2004年上涨14.4%的基础上,一季度又同比上涨12.5%。“再这样涨下去,我们还买得起房吗?”很多城市居民无奈。
面对这一情况,中央冷静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时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在调控中又明确,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是局部性、结构性的,调控政策重在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和防止价格上涨过快,而不是为了打压。循着这样的思路,经过半年多的调控,房价涨幅逐季平稳回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半年上涨10.1%,一到三季度仅上涨8.8%。
当前,经济运行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一方面,宏观调控要求有所回落的指标继续有所回落,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抑制,货币信贷回归到合理区间,部分过快增长行业的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希望有所上升的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居民收入稳定提高,煤电油运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完成今年各项发展预期目标、为“十五”画上圆满的句号,已无悬念。
协调发展更健康
不仅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亮点频出。
自焙槽是一种污染严重、高能耗、落后的电解铝生产工艺。这两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电解铝行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的步伐大大加快,2004年全国淘汰自焙槽产能72万吨,今年则已基本被淘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铝工业了不起的大事。要知道,即使在北美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自焙槽产能,有些国家甚至80%以上的产能都是自焙槽。
铝工业的进步折射出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今年以来,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明显增加。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炼焦、铁合金和小水泥项目被依法关闭和取缔。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得以提高。从产品结构看,焦炭生产机焦比重由32%提高到8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1/3以上。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继续向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农田水利、生态建设、“六小工程”和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能源开发、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一批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已经组织、实施。地区结构也出现好的迹象,中西部地区投资连续略高于东部地区。
长期受到关注的消费率过低问题已现转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前9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0.6亿元,增长13%,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稳定政策是关键
展望2006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然而,当前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情况和问题,值得关注。
投资规模依然偏大,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投资增幅还处在较高区间。引发投资反弹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持续明显高于下游产品,对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前8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4%,而且呈继续加速之势。
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0245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31.3%,进口增长16.0%。进出口增长的不平衡,使得外贸顺差急速扩大。经济增长依赖外需程度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增长风险的提高,也容易引起各种贸易摩擦。而且,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虽初步得到抑制,但部分产品出口增长还很快。
另外,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引发的生产能力过剩现象逐渐凸现,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油价持续上涨等等,都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要实现明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财政和货币“双稳健”的宏观政策取向不变,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坚决防止盲目投资等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出现反弹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经济增长出现惯性过度回落。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充裕的劳动力,都是扩大内需的有利因素。应通过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消费,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动力。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