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吉林大地,沃野千里,绿浪翻滚。
为进一步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前夕,7月20-21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长春市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会议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机制、治理模式、经验做法等,交流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的情况。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杜晓伟、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亮出席会议。
在梨树县“我帮农民护黑土”实践活动现场,会议代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认真观摩了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和卢伟农机合作社,仔细观察了连续多年综合施策的项目实施区的土壤剖面,切实感受到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各项技术模式对黑土地的保育培肥作用。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提质扩面,在深入总结多年黑土地保护实践经验基础上,初步构建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保护路径,探索建立了秸秆覆盖还田、深翻还田、碎混还田、米豆轮作等10大模式,并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使黑土地在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全省46个县(市、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比上年增加1023万亩,增长55.2%,居全国第一位。
会议强调,要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全面压实黑土地保护责任,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做好耕地的守望者和质量的建设者。提高思想认识,以更高的站位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构建起黑土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强化技术支撑,集成组装并大力示范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又好又快地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严格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评价机制,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包括农民在内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合力,营造黑土地保护利用良好氛围。
来自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区)农业农村(农牧)厅、耕保(土肥)站相关领导和主要技术负责人、黑土地保护专家、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县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