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学习谈:读懂“最艰巨最繁重”的深意

日期: 2022-11-11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来强调三农,深刻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

当前实现全面现代化,我们要啃的“硬骨头”不少,为什么突出强调农村?为什么说这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最艰巨,一方面在于“大”。我国农村地区占国土总面积90%以上,居住着5亿多人口,不同地域、不同区位的村庄之间差异很大,实现现代化不易,要做到“全面”更难。另一方面在于“慢”,农村本是慢变量,与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又相对滞后,要如期完成全面现代化的战略安排,需要这个慢变量加快赶上来,可谓难上加难。

最繁重,则是因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不只是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抓,在现代化中都应有所进境。而且与城市不同,农村的发展与农业和农民互相交织、紧密联系,很多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单线突进,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之所以在农村,也因为除了促进自身发展之外,广大乡村还肩负着支撑国家全局发展的战略使命。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双循环健康运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回答好这些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问题,乡村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取代。

其实从过往经验不难发现,“最艰巨最繁重”一旦被攻克,往往能取得巨大的突破和成效。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以此为动员令,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不仅让乡亲们过上小康的好日子,更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如今站在全面现代化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个“仍然”,昭示了党中央对三农一以贯之的重锤响鼓,未来我们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不能减、劲头不能松、力度不能弱、脚步不能停。从“五级书记抓扶贫”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过去怎样重视脱贫攻坚,现在还要怎样重视乡村振兴。当然也应看到,既然是“最艰巨最繁重”,就不是一时一域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始终从大历史观出发,着眼区域协调发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稳步建设和美乡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完成好这个“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过往我们啃下脱贫的“硬骨头”靠的是实干,未来更须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在广袤乡村书写现代化的新答卷。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