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大疫不过三”,这场肆虐了3年的新冠疫情于2022年底进入终结期。3年,1000多个日夜,新冠病毒对人体的伤害超乎想象,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更加超乎想象,各行各业都度过了步履艰难的3年。回望来路,太多的经历与坎坷都伴随着时光流逝云淡风轻,但是,永远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了永恒。
对于处在深度升级转型期的农机行业而言,3年疫情,让原本就放缓脚步、寻求新方向的产业布局更加魔幻,徒增了艰难,引发了变数。这3年,不同于任何阶段的发展里程,让我们铭记的,除了市场的新变化,更多的是全体农机人执着而不屈的精神,还有那些坚持不懈的创新,成就了艰难境遇下的可贵进步。
多重政策持续助力,行业升级动能凸显
疫情3年,国家对“三农”的支持超过以往,各项政策助力持续增强,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了“压舱石”。在农业机械化领域,近3年,国家年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稳定在200亿元上下,并针对高端大型智能化产品、核心部件核心技术研发等农机产业发展短板,以及丘陵山区作物机械化程度低、经济作物等特种农机供给不足等短板领域,出台专项政策予以助力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国产大型拖拉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等高端农机取得了长足进步;马铃薯、花生、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无人飞机、无人驾驶拖拉机、小型电动智能农机等科技智能产品纷纷涌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撑,农机行业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升级的路程大步向前,产业轮动进入关键期。
众所周知,农业既是国之根本,更是一个创造就业机会的大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按照外出务工收入水平,2021年进口16454万吨粮食,如果在中国生产可创造274万个就业机会,进口938万吨肉类在中国生产可创造130万个就业岗位。进口肉类所用粮食饲料折合3737万吨,加上进口粮食部分总计为20191万吨,按照我国平均亩产需要44869万亩土地种植。粮食生产周期在100到240天(冬小麦)之间,取130天,每天每亩地吸收二氧化碳平均50公斤,如果在国内生产,则可吸收二氧化碳22434万吨。由此可见,农业前景异常广阔,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更是吸纳就业创造无限财富的广阔舞台。作为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农机产业,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全体农机人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在传统农机品类升级换代、新兴农机品类研发创造、智能农机品类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下足功夫,推动行业快速升级进步,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疫情引发连锁反应,产业格局结构调整
3年全球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绝对危害深远,这种影响需要逐步修复,这个阶段至少需要2-3年,甚至更长。据经济学家分析,全球每次危机以后,经济增长的速度都比危机前平均的前10年要低,这是因为危机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和潜在增长率,而政府没有政治空间和财政空间、货币政策去修改这个结构,所以每次危机以后都是下降的。据联合国预测,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或不到2.54%。种种因素影响累积在农机市场表现上,购机需求因为区域流动受限、用户收入减少、投资信心不足等因素愈加疲软,在大多数用户心中,非必要延后消费的观念成为了共识,抑或说不敢消费、无力消费,购机意向最大程度地被压制,因此,农机市场传统的销售规律被打破,市场消费轨迹变得诡异无常,淡旺季变得不再泾渭分明。即使挑战重重,但我们前进的脚步不停,在行业架构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社会、行业、产业乃至细分领域的环境变化,通过聪明才智与辛勤耕作,让进步与美好发生。
疫情3年来,农机产业格局持续调整,传统农机品类与新兴农机品类的交替不断演变,大田作物传统机械因饱和而趋向存量更新,小众农机正向着成熟农机品类的方向不断跃进,进口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加快。伴随着“大农业”范畴日益扩大,人们不再局限于大田作物种植的传统观念,而是向经济作物、果蔬作物、畜牧产业等快速延展,肉、禽、奶、蛋以及各类粗粮、果蔬日益丰富着人们的餐桌,也拓展着人们对“粮食”的传统理解。农业的发展结构在变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结构在变化,市场和用户对农机品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用户需求更多地体现出“碎片化”特征。不仅如此,伴随着合作社、农场、农机大户的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大型化趋势愈加明显,而另一端,丘陵山区对小型化特种农机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市场呈现出“哑铃式”两端发展态势。有一点必须清楚,不管产业格局如何重塑,竞争的焦点仍然集中在产品力、性价比与品牌上,这一点毋庸置疑。
洗牌触动品牌效应,创新决定企业生死
在我国农业机械产业进步的历程中,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鲜明特点,我们清晰地记得2004年开始的农机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铭记自2014年开始的农机行业“升级调整”,而今,我们正处于以质量升级为主调的深度转型期,产业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伴随着农机产业进步,农机企业之间的竞争与洗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市场比拼如大浪淘沙,新旧交替,强者胜出,尤其是进入后市场时代,超常规发展背景下规模效应引发的同质化产品饱和过剩,令“狼多肉少”现象屡见不鲜,品牌打造愈加重要。疫情期间,农机企业发展冷热不均现象突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比如拖拉机产业,市场份额重组加速,一拖、雷沃等品牌企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不少的小品牌则举步维艰。再如玉米收获机,前6名的品牌销量比重超过90%,品牌集中度逐年提高。由此可见,以过硬产品为基础打造“品牌”,始终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如今的农机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品牌时代”的轮动期。
熬过了3年艰难的疫情凛冬,并不意味着所有农机企业将迎来“报复性消费”的春天,未来的竞争与挑战依然残酷,如何胜出?唯有创新。要么是领先,在技术突破上、高端智能化研发上、市场影响力上、品牌知名度上……做到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要么是打造不同,在产品应用领域独树一帜、满足细分领域用户需求、在产品性价比上建立屏障……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顺势而为,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进步的主抓手,做长期主义者,才有更多的胜出机会。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今天的农业作业再不是人们传统观念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操作,而是展现出智能化、智慧化、科技化的新场景,从无级变速、一键操控、卫星数据巡航到无人驾驶、无人机喷药……智能科技以及先进的工业设计赋予了农机产业更加灵动的现代感,创新给予了我们超出以往的先进体验。创新发展,不断突破,实现农机技术更新迭代,让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来满足农机用户的作业需求,这样的农机企业,方可长久不衰。
据统计,全球67%的蔬菜、50%以上的生猪、50%的苹果、40%的柑橘,都是我国生产的,而我国的人口,还不到全球的20%。按照常理,国内农产品产能过剩,就应该通过出口进行转移,创造价值,但因为人力、土地、生产资料等成本过高,我们的大宗农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如何破局?既要从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育种、增产、科学管理等环节下功夫;又要实行土地集中,化零为整,最大程度地实施机械化规模作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因此,农机装备产业的未来前景无限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