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东北大地仍是银装素裹。冰雪之上,一栋栋温室大棚内别有洞天。
抚松县露水河镇东胜村的草莓已经进入成熟期,前来采摘的游客把整个村子都“搅热”了。
“我们的蓄热节能日光温室大棚,无碳排放、自吸储热,室内外温差可达40摄氏度,这项技术革新,带动了整个棚膜产业的发展。”露水河镇草莓产业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让冷寒劣势变成冷寒资源,让吉林农民的冬季春意盎然、瓜果飘香。
产业振兴里的棚膜新格局
农业大省,质朴的农民依靠什么致富?
“依靠土地!”农民用实践作出了回答。
农安县前岗乡全新村,120多栋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果蔬种类繁多。据了解,该村依靠肥沃的土地,不断激发村民开展棚膜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村民不仅成为大棚种植的“土专家”,更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实现农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的愿望。
据了解,全新村仅棚膜经济的年收入便达到6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月收入增加4000余元。
靠棚膜经济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农安县政府政策的有利引导,更是农民寻找致富之路的一种自觉。
草莓种植和采摘已经成为抚松县露水河镇东胜村的支柱产业,村里70%以上的农户从事草莓种植业。2023年,村里新建1600平方米现代化草莓温室大棚,项目成功挂牌“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长白山草莓种植试验基地”,预计草莓年产量1.5万斤,成功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温室里的小草莓,变成带动农户过上美好生活的“致富果”。走进蛟河市新农街道南荒地村,山野菜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反季山野菜青葱可人,即将上市。往年,这里的山野菜日均成交200余单,成交额超过3万元,年销售额达600多万元。
绽放在冰天雪地里的棚膜经济,已成为我省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土专家”掀起绿色节能革新
在冰天雪地里种出果甜、瓜香、蔬菜满筐,并不容易。
抚松县露水河镇东胜村包村干部李晓东告诉记者,东胜村属于寒冷山区,冬天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摄氏度,想发展棚膜经济最大的困难就是冬天棚内取暖。
“考察项目时,我们几乎把整个东北大型温室基地都走遍了,冬季棚膜室内取暖成本高是东北地区发展冬季棚膜经济的瓶颈和症结,很多地方因为冬季生产成本太高,利润太薄而放弃冬季运营。”李晓东告诉记者,一般冬季运营的大棚都是通过烧煤或者生物颗粒实现取暖。
15摄氏度是果菜全品类生长的温度生命线,果菜类作物在15摄氏度以上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
这个15摄氏度困局如何破局?
李晓东随手打开一间蔬菜棚的大门,温暖扑面而来。“这个温室看起来很普通,却藏着20多项专利技术。”李晓东说,为了增加保温性,温室棚顶采用双层材料设计,中间夹层是一条厚厚的透光棉被。棉被不仅可以御寒,还不挡光热,它位于夹层当中,也不会被冰雪冻住。
除了棚顶设计科学,温室的墙体也不一般。传统温室一般至少要有一道实体墙,实体墙散热较快又不保暖。新型温室的墙体都换成保温材质。“这项自动蓄热技术是解决寒地发展冬季棚膜经济的关键。”李晓东指着温室墙体上的一排高大的黑色水袋告诉记者,这些水袋采用特殊吸热材质,白天,经过日光照射,水袋内的水温可达40摄氏度左右;夜间,室外温度下降,这些水袋中的水开始渐渐散热,变成温室里的绿色取暖设备。”李晓东说,如果不是这项技术创新,东胜村无法实现冬季果蔬大量上市。
记者走访发现,李晓东所说的这种蓄能节能日光温室在我省甚至整个北方都被使用和推广,对于冬季温室种菜的农户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绿色节能的技术革新,温室里的每一项专利都破解了一个困扰棚膜经济发展的难题。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破解这些难题的人,竟是一名“土专家”。
科技创新下的振兴之路
1月4日,记者走进农安县烧锅镇新城村七社“棚稼衣”设施农业产业基地。这是蓄热节能日光温室大棚的“研发地”,大棚里的西红柿长势喜人。村民唐秀珍正和几位村民将成熟的西红柿采摘、装箱。
棚膜经济不仅为十里八村的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干活,一小时工资是15元,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既能照顾家,收入也不少。”唐秀珍说。
基地负责人、蓄热节能日光温室大棚的“研发人”陈殿奎,正忙着研究大棚的智能化问题。谈起蓄热节能日光温室大棚的研发,他的脸上泛起了自豪的笑意。
陈殿奎一直从事建筑领域的工作。2007年,他发现自己研发的建筑新材料的边角余料,恰巧可以用作加工温室大棚的后墙板。就这样,他从建筑领域跨界到温室大棚领域。
“新技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始终站在泥土里。”陈殿奎深受东北冷寒劣势的困扰,潜心钻研解决方案。“我们从新保温材料的运用开始,先解决实体墙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不保温问题,再解决传统保温棉被不透光热问题,最后解决我国北方冬天温室取暖成本高的问题。”陈殿奎说,自己是一个菜农,深知菜农致富的“痛”,所以才有了极大的动力。
2022年,陈殿奎研发的“棚稼衣寒区1号·蓄热节能日光温室”,取得寒区温室革新性跨越,实现了在零下30摄氏度极寒天气,不用煤电供暖,温室内就能达到零上15摄氏度以上,打破了几十年来一直制约寒区温室发展的温度壁垒,真正实现寒区冬季的零碳反季种植。通过专利水蓄热系统、专利隔湿透光保温被、专利智慧控制系统、专利通风系统等项技术的实践应用,激活了传统温室里程碑式的更新换代。
为了让农户们减少人力和成本投入,陈殿奎还设计了一整套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作物生长需要通风,但是冬季一旦通风就会使室内温度过低;不通风,正午时分又会使室内温度过高,影响作物生长。”陈殿奎对记者说,传统温室大棚很难让通风和温度达到平衡。而自己的温室大棚,在大棚的顶部加开了一排天窗。智能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一旦室内温度过高,天窗自动打开,室内外空气交换;室温达到设定的适宜温度,所有窗口自动闭合,很好地解决了通风和温度难平衡的难题。
不仅如此,改良后的温室大棚,可以自动收放保温被、自动通风、自动采集温湿度等数据,农户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控、一键操作、远程控制、精准管理,十分便捷。
温室大棚可以让东北的农户在冬季种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为此,陈殿奎算了一笔账:一栋标准温室大棚面积大概在500—1000平方米,仅一栋大棚作物就可以创收3—6万元。对于农户来说,这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我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一次次科技创新让“棚膜经济”逐步壮大,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