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日期: 2024-06-26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张维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近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党组会议,强调要坚决守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要严肃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压紧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要严格落实“以补定占”,确保占补平衡制度改革落地见效。要采取“长牙齿”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向社会释放耕地严保严管的强烈信号。

  6月的田野,生机勃发。

  在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河背村,可以看到这里的早稻已是绿油油的一片,农户忙碌的身影穿插其中。在当地,这个村有着水稻高产“冠军村”的美誉。

  不过,在两年前,这片肥沃土地中的600多亩耕地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草皮地”。据当地村民介绍,因耕地分散等原因,河背村的部分土地被流转至企业手中,种了十几年草皮。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损耗了耕地的地力。因为收割草皮要把根部土壤一并铲走,每卷走一层草,就带走一层耕作层,由此,宝贵的耕作层被破坏,土壤肥力自然随之下降。

  这一情况在2022年迎来转机。这一年,湖南省启动了耕地恢复工作。为让被占用的耕地重新种稻,浏阳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在全市开展耕地上种植草皮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守住耕地红线,2022年10月,河背村耕地保护示范区项目正式启动。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2023年2月,河背村农户与企业最终达成自愿退草还田共识,清理腾退草皮600多亩。这也意味着这场恢复耕地的大行动在争取群众理解、支持与共同参与上,做足了功夫。

  2023年,河背村2249亩的连片田地被划定为粮食生产四高(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产量)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2023年该片区实现双季稻亩产1332.9公斤。

  一个村庄的退草还耕,折射出近年来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的突出成就。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为保障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758万公顷,耕地总量连续净增长。今年1月举行的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3年净增加。另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总产量达69541万吨,比2022年增加888万吨。此外,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了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阶段。

  这种高度重视仍在继续。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粮食单产水平每亩达420公斤左右。

  法治在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修改土地管理法、种子法,制定黑土地保护法,并制定农田水利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和评价监测,提升耕地质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庄晓泳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相关部门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耕地保护实践中确实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在法律层面予以解决,而且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最后对耕地保护问题予以专章规范。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也正在起草中,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法治保障。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