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稳定南方双季稻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减肥减药、省种省工、增产增效等优势,发展再生稻是有效利用光温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8月18日,正值再生稻头季稻收获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在长沙举办再生稻低损收获装备研讨交流会,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再生稻 促进水稻生产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22〕6号)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再生稻收获机熟化完善和推广应用,着力降低再生稻头季稻机收碾压率,进一步优化再生季增产基础,为再生稻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械化装备支撑保障。
在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再生稻高产栽培与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来自江苏大学等研发团队的7台“窄履带、宽割幅、轻量化”再生稻收获机具进行作业演示,集中展示了再生稻专用收获机作业效果、宽窄行再生稻种植模式及配套机具、通过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降低碾压率技术等,并现场检测了再生稻收获机直行碾压率等关键指标参数。经检测,此次参与演示的再生稻收获机直行碾压率平均为14.56%,最低为10.46%,最高为17.61%。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中国水稻所研究员金千瑜,江苏大学研究员徐立章等行业专家研讨交流了再生稻头季稻低损收获技术与装备。会议强调,要围绕提升再生稻低损收获技术,进一步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机种与机收融合,科研与推广融合,切实提高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能力。一是加快适用机具熟化,针对窄履带、宽割幅等低碾压再生稻专用收获机具,加快推进试验验证和技术集成,推进产学研推用形成合力;针对再生稻留桩高度、收获机与插秧机匹配、是否配备打捆机等问题,验证考核专用机具的适应性、经济性与可靠性,通过生产实践应用推进技术和机具改进熟化,提升产品性能,推动大面积应用落地。二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针对再生稻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再生季产量潜力难实现、产量稳定性差等问题,从再生稻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头季稻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对再生稻机械化生产难点进行农机农艺协同攻关,分区域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形成系统性整体解决方案。三是加强机手操作培训,联合农艺专家、生产企业等,形成合力,制定再生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种植主体需求为导向,联合开展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专题培训,展示演示再生稻专用收获机,开展技术讲解、操作体验、互动答疑,提升再生稻收获机及配套头季稻低损收获关键技术应用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水稻专业组成员专家、再生稻重点省份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部门、农机鉴定推广机构技术人员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