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助力春管喷药。青报全媒体/观海新闻记者 赵健鹏 摄
“藏粮于技关键在授农以技,今年的科技下乡组织粮食生产、畜牧、动物疫情防控等农技专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让好多实用好用的农业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在3月25日上午举行的青岛市农业科技下乡启动仪式暨农业科技大集现场,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玉忠,向与会人员表达了依托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愿望。
机器当帮手、卫星当参谋,旋耕机自动避障,无人机精准喷施,全自动播种机走线笔直……放眼科技大集,各种智慧新农机竞相亮相,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云端”指挥,“三改三提”单产提升、奶牛健康数智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令人耳目一新……在活动现场,满满的创新科技正在助力青岛农业生产解锁新“密码”。据介绍,今年以来,青岛市农业相关部门聚焦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组织34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3700余人次、线上指导2.3万余人次,服务市场主体570余家,为春耕生产注入科技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让农业技术进村入户
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是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集成创新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同时,畅通科技推广渠道,推动农业科技从产业中来、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在解决农民的急难愁盼中锤炼本领,让实用好用的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带动农民增收。定期选派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组成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精准施策为农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以及新政策,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科研要顶天立地,作为农业科研人员,顶天就是勇攀科技高峰,立地就是造福千家万户让农民增收。对农业来说,授农以技始终是硬道理。”聆听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交流发言后,青岛市农科院副院长赵爱鸿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高产技术在全市推广
春分已过,春耕渐入高峰。在青岛市农技中心展区,“小麦、玉米、花生‘两选四适’一播全苗技术”的宣传册和精心制作的小视频吸引农民驻足咨询。近年来,围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市农技中心集成创新了“两选四适”一播全苗、水肥一体化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纳入青岛市小麦、玉米和花生播种技术意见,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该技术聚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农机,严格落实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措施,攻克小麦、玉米、花生缺苗断垄的难题,有效保证了种植密度,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筑牢根基。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市推广应用超200万亩,一般每亩可增产5%左右,增效50元以上。2024年,在平度市蓼兰镇绿色增粮先行区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示范田创下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亩产1.95吨的青岛历史最高纪录。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代小雁表示,今年高产攻关田种植的品种是公司自主选育的青农1931和青农7号,播种时引入前后双镇压高性能新型播种机,出苗齐、出苗匀,配合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精准滴灌肥水,有望进一步提升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