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日期: 2006-09-29  来源:
——榆树市农机总站
榆树市的农机化事业起步较早,1953年就被确定为全国十一个试办机械化县份之一,至今已经有53年历史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共经历了国有国营、社有社营、队有队营、户有户营和目前的集体、合作社、股份公司、个体(联户)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五个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2005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4.9万千瓦,比五年前增长了12%。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9万台,比五年前增长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1761台(履带拖拉机636台),小型拖拉机17934台。大、中型和小型配套农机具分别为5160台和36229台。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近40台。2005年全市秋季翻地4万公顷,灭茬7万公顷,起垄1万公顷,深松0.54万公顷,玉米机械收获面积300公顷。春季机械播种面积20万公顷,占旱田播种面积的91%。农机运输量达到了农业运输总量的90%。农业生产用工量的70%由机械替代。连续几年农机作业量都超过了8000万标亩。目前,我市现有农机事业单位32家,其中市级有农机总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校、农机监理站4家,乡镇(街)农机站32家,编制数为190人,80%的人员为科技工作者,这些单位和人员承担着全市的农机化管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安全监理以及农机教育培训任务。全市388个行政村中32%的村有以农机队、农机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等为骨干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其中全市有农机队109个、农机合作社14个、农机股份公司1个。另外还有各类养机户56793个,从业人员5.8万人。在农机修理和销售服务中,现在有339家小型的修理和销售企业替代了过去的大型企业,担负起了全市的修理和零配件供应任务,使我们农机化服务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完整的网络。
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狠抓了农机服务网络建设的结果。我们认为只有健康、完整的农机服务网络,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服务社会。我们在建设农机服务网络、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
2000年以前,我们榆树市的农机化管理还是一个庞大的队伍,那时是一份工作多人干,使管理服务工作显得很轻松,可2000年榆树市的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使我们的农机队伍在人员上一下压缩了很多,乡镇农机站人员减少了近80%,乡镇农机站最多的保留3人,少的只有2人。城镇的几家单位最多的减少了8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能够完成,使我们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首先对乡镇农机站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在盘活资产上下功夫,尤其是开展供油、供件、修理的农机站,决不允许因为人员的减少而停止业务的开展,失去这块我们已经坚守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阵地。相反更应该加强,要不断拓宽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生存下去的资本;其次是明确人员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年终评议制度。人员虽然少了,但工作量并没有减少,现在几个人要完成过去十几个人的工作,的确是有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保留下来的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对过去的岗位责任制度进行了重新完善和改进,同时还开展了年终评议和考核制度,年终考核不达标者,一律退出岗位,按下岗人员对待,并重新在下岗人员中进行聘用。市内的几家农机管理单位也都基本上采取了此种办法。就这样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使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地开展,农机的整体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农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榆树市市委、市政府的认可。
二、创新机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机队是我们的村级农机化服务组织,也是我们榆树市农机作业的主力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队在发展上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一部分农民作业后不缴机耕费,使农机队机耕费沉淀了一部分。另外收取上来的机耕费又有一部分被村里强行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农机队的发展举步维艰,致使一部分农机队不得不跳出集体所有这个圈子,在困境中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求生存、求发展。首先改变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做法的是弓棚镇长山村农机队,他们将集体所有的机车、配套农机具、库房等固定资产全部进行评估后,按照全村人口和耕地等分配给农户,作为农户的股份加入到农机合作社中来,不入股的给予资金补偿。把股份制引入到了经营管理中,成立了长山村农机合作社。2000年,当长山村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实效后,弓棚镇的另外12个农机队也都纷纷效仿,成立了农机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其次是以先锋乡民权村为代表的农机股份合作社。为了扩大规模,通过吸纳个体机车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供应、统一修理、统一结算分红的管理办法,使一些个体机车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三是以五棵树镇合发村为代表的农机股份合作社。他们通过省财政资金的支持扩大了规模,在管理和经营上把股份制引入其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兼营工程开发项目。他们的做法不仅使企业得到了发展,也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此外,到目前为止仍然继续实行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农机队还有近110个,这些都是村级债务较小,农机化基础一直较好的村。同时全市近几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农机大户,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多家。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农机股份合作社,农机队以及农机大户,他们都是榆树市农田作业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榆树市的农机化生产作业任务,一些农机合作社的作业半径正在逐年扩大,像五棵树合发村、先锋乡民权村作业都延伸到了周边的五六个村,甚至是其他乡镇,作业领域也都不仅局限农田,已经延伸到运输、工程开发等领域。
三、加大投入,完善和提高农机化的整体服务功能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其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是农机行业要发展也必须得到农民的支持,因为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农村,使用者为农民,购机的主体也是农民。随着市场的放开,经济的发展,农民经商意识的不断增强,既使农民手中真正有了钱,也不愿将钱过多地投入到“投资高、回收期长”的农机行业上来。我们只有加大宣传、积极协调各级部门给予支持和通过政策吸引来增加农民自身的投入,才能加快我市农机固定资产的增加值。自2000年以来,我市的农机固定资产增加值每年都在1000万元以上,年均增加40马力以上拖拉机近100台,年均增加各种配套农机具280台。争取到各种投入资金2235万元。另外,为了解决广大农民因无能力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而影响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和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办理榆树农机租赁服务公司的各项事宜。该公司主要是通过吸纳社会资金和榆树市农业相关项目投入的农机具,对外开展农机租赁和承揽农业工程开发项目业务。这些机车及农机具的增加,使我市的农机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机租赁服务公司的成立对榆树市农机服务功能的提高更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示范带动、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建立农机化示范区,通过加大对农机化示范区的投入,不断完善和提高示范区的整体服务功能,走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基地辐射全市的示范发展带动路子,来拓宽农机的服务领域,是我市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提出来的农机发展思路。经过多方的专家论证和我们多年的努力,目前,我们的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已经启动。示范区内,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的资金,现已经完成8个村的建设,这8个村目前无论是在基础设施上,还是在机具的配套上以及经营管理机制的运行上和农机化作用发挥上都起到了真正的示范带头作用,为榆树市今后的发展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总之,过去我们在农机化服务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做了一些文章,但过去的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今后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为此,今后我们将把农机化服务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不断拓宽农机化的服务面,延伸农机化的服务链,由农业生产作业向高信息服务、农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种子处理和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延伸,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的农机化技术,走特色农机化道路,为农机化开辟新领域,为农民开辟新的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