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产业创办农机合作社

依托优势产业创办农机合作社

日期: 2007-03-27  来源: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吉林省长岭县三青山镇三青山村农机合作社


  吉林省长岭县三青山镇三青山村农机化合作社组建于2004年4月,以种植马铃薯为主要经营项目,共有入股农户65户,257人,土地210公顷。现有办公楼—座,农机库房21间,拖拉机11台,配套农具30台(套),年实现人均收入4800元。农机化合作社的成立,减少了生产中各项费用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推广了农机作业新技术,使入股的农户切实得到了实惠,激发了群众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

  一、依托优势产业组建合作社

  多年以来,三青山村已经形成了马铃薯种植产业,在马铃薯种植上还是以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近几年,面对市场激烈竞争,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如何更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提高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长岭县委、县政府一直提倡创新农村经济组织。2004年初,在三青山乡党委和政府的倡导下,在农机部门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和指导下,三青山村村委会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征求意见,决定由村委会牵头,按照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谋发展的原则,把全村种植马铃薯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三青山村农机化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股份制经营,群众以承包的土地自愿入股,每公顷入股土地交1600元的风险抵押金,由合作社统一耕种、统一管理,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年终按入股土地进行收益分配,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组建时共有农户26户,104人入股,入股土地130 公顷。

  合作社在组建过程中,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是确定了统一管理的合作模式。二是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周密严格的章程和制度。三是组织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了组织机构。

  二、依靠国家扶持,扩大建设规模

  合作社借助小康村建设的东风,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总投资27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248万元,集体投资30万元,总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农机部门发挥技术特长,选派优秀技术人员给合作社当参谋,协助选购拖拉机11台,配套农机具30台(套)。为了解决春旱和农田灌溉等问题,合作社在农田地里共打井11眼,购买电水泵11个,喷灌设备11套,为了不耽误农田灌溉用电,由三青山供电所负责施工,重新架设10千伏高压线和380伏低压线路总长度达24000米。在多方面支持下,合作社建设规模正在一步步扩大。

  三、强化经营管理,让入股农户放心

  合作社在机具管理上,对现有的农机具采取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成立了农机站,制定出农机化合作社农机管理制度和农机驾驶员岗位责任制。机具主要用于项目区的整地、播种、中耕和收获。在农闲季节,轮式车对外搞运输,链轨车春秋对外,为群众进行秋翻地,为合作社创造经济收入。无论是内部作业还是外出作业,由管理农机具的农机站长负责派车,每次出车作业都进行详细登记,记录出车时间、作业种类、作业时间、回站时间。在保持农机具正常使用外,合作社对农机具更新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在每年的收入中提取折旧费,累计提取十五年,作为固定专项资金,用于机械更新费用,不得挪用,确保了合作社农机具更新资金的来源。在作物种植上,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方面根据群众入股土地的实际情况,安排种植计划。另一方面,积极与外部取得联系,引进新品种,签订订单合同。由于经营有方,管理严格,得到了入股农户的赞誉。

  四、应用科技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1、注重科技,引进新技术。在注重经营管理的同时,合作社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应用方面狠下功夫。—是积极引进和购置新机具,为推广农机新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机械化深施化肥、精少量播种、大垄双行地膜覆盖马铃薯等项农机新技术,在项目区内得到了全面普及应用。三是改革耕作制度。在总结过去耕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机械深翻、旋耕和灭茬轮换耕地作业模式,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提高了地力,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等级。

  2、集团采购,节本增效。项目区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由合作社统一采购,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节约了开支,降低了成本。2005年,集体采购化肥、玉米种、马铃薯种薯、农药共节约投资27800元。

  3、解放劳动力,降低投入。由于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与非项目区相比,仅2005年机械化作业种植玉米和马铃薯,共少用工时1920个,节约投工费用31200元。同时,由于实行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很多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一部分进城打工,一部分搞养殖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虽然农机化合作社成立时间比较短,干部群众集约化经营的经验还比较少,但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合作社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但要积极争取得到各级领导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配齐农机具,扩大作业规模,还要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作用,不断加大推广农机新技术的工作力度,使农机合作社在促进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