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拓展保护性工作新模式 切实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日期: 2021-10-25  来源:松原市农业农村局

   为加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10月23日,松原市黑土地保护暨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在扶余召开。与会嘉宾学者分别围绕黑土地保护、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等议题进行研讨分析。

 

0713332e9a2e93580c6bef467170b1d.jpg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覆盖及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 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近年来,松原市积极探索保护性耕作新模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此次会议分集中开会、田间观摩两个阶段。在集中开会阶段,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3位专家针对保护性耕作不同模式进行讲解。据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黑土地由于土壤侵蚀、高强度翻耕、作物连作、有机投入不足和秸秆焚烧导致的土壤变薄、变瘦和变硬等问题,为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复重建黑土地生产生态功能、维持土壤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目标提供了科技支撑。

03535bf0036c22daeb7d4d90e0e165f.jpg

 在田间观摩阶段,与会人员在扶余市三岔河镇腰七号村田间观摩学习。现场通过专家讲解结合机械作业演示的方式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六种作业模式。

 据松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及土壤特点,选择不同类别的耕种模式。在观摩现场所在的三岔河镇,秸秆深埋及抛撒相结合免耕播种技术得到普遍推广,该技术以作物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为核心,包括机械收获与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轮作等技术环节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适用于粮食产量高、秸秆产量大的地块。

“秋天不收秸秆,春天不烧秸秆,种玉米时不灭茬、不打垄,直接在铺满秸秆的地里播种,粮食产量出奇的好。”不少农户表示,近几年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实现了粮食产量的提升还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ddb3ebd005e48cbde718b08ba4389a7.jpg

 切实推动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如今,松原市越来越多的农民采取因地制宜的有效耕作方式,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实现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的平衡。

 据悉,松原市将出台《2022年松原市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计划在2022年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850万亩,重点落实到县、乡、村及合作社等作业主体,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