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铁牛欢歌金土地

吉林市:铁牛欢歌金土地

日期: 2012-10-29  来源:江城日报

                                  ——全市秋粮收割机械化扫描


  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相邻的两块稻田里,两台中型水稻收割机正在各自的地里转着圈由外到里飞快地收割着。收割机过处,一袋袋捆扎好的稻米不时从车上被抛下。一块地收割完后,收割机就会立刻奔赴下一块地。之后,马上就会有一台大拖拉机赶到收割完的地里,将一袋袋稻粒装车拉走——这是10月19日记者在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阿拉底村的稻田里看到的繁忙一幕。


  一台收割机能顶30个人


  龙潭区格润水稻种埴专业合作社是我市较早成立的农业专业种植合作之一。赵志伟是这个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在这个合作社的车库里,最显眼的是一台大拖拉机。拖拉机两侧门上都贴有“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年12月”的字样。
  算上这台奖品,这个合作社共有大型拖拉机5台,小型拖拉机5台,水稻收割机3台。秋收时,这些机械全得忙起来。赵志伟说:“今年天气特殊,我还想再雇2台收割机。”
  说起机械收割的好处,赵志伟算了笔账:他们合作社共有170多垧稻田,现在用人工收割的话,30个人一天只能收一垧地,而今年的人工费已经达到每人200元一天。他们合作社的这种中型收割机,一天就能收3垧地,而且,直接脱粒,又省了一道工序和人工费。一垧地总费用只需要5000元左右,比人工能省30%—40%的费用。他强调:“这么算,只少不多!”
  赵志伟指着面前那一大片金灿灿的几乎看不到边的稻田地说:“这都是我们合作社的。要是搁以前用人工干,费用不说,光时间都耗不起!”


  “我们农民现在享福了”


  43岁的陆军是合作社的社员,也是一名收割机操作手。他开着收割机熟练地收割着水稻。陆军从来不坐下开机器。他说,这样看得更清楚,操作更能到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学会开收割机,陆军专门接受了培训。现在,拖拉机、插秧机、育秧机、收割机,他都会操作。陆军说,在加入合作社之前,种水稻都是手工操作,自己从未想过机器耕作收割这种事儿,更别提是自己亲手开着机器种植收割。“什么部省,又快又好。有时想想以前拿镰刀时的情景,都像做梦一样!”陆军感慨地说。
  在采访期间,机械出现了问题。陆军马上停了下来,熟练地拆开机械修理了起来。10多分钟后,收割机就修理好了。陆军说:“学会开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修理,不可能机器有些小毛病,就等专业人员来修。那样,太耽误事儿了。”
  和陆军在同一台收割机上配合的收粮手说什么也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我就是一农民,别采访我了。”他头上戴着一顶连脖子都能护住的防护帽,还戴着口罩。就这样,当收割机开动时,他用一条粉红色纱巾将自己义包裹了一遍。收割时,收粮手只能站着操作,不断地将装满水稻的袋子扎紧推下收割机。一圈下来,他的纱巾上就落满了灰尘。他知足地说:“我也是社员,给自己干活,还能挣一份工资。现在我们农民太享福了!”
  机械化、集约化,这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在我市已超过20余家。据市农委综合处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达66.5万亩,占水稻总种植而积的56%,从这些年发展情况看,随着农民打工者队伍不断壮大,大批耕地正在从这部分农民手中加速流转到种粮大户、企业的手中,我市农业生产正迅速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