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推广工作全局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推广工作全局

日期: 2005-02-21  来源:吉林省农机推广站


一、认真贯彻新时期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战略,做好国家重大示范推广项目的执行工作
1.深入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工作 开展对2003、2004年项目执行的检查、指导工作,组织开展对2003年项目的考核评价和验收准备;落实2005年新建、续建示范区实施方案的评估审查和项目实施;组织经验交流,探索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体系及长效运作机制;做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
目”(948项目)——免耕播种机的消化、吸收工作;加大保护性耕作适用技术培、宣传力度。
2.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及优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工作 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业务骨干, 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两个项目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一是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按照自愿和生产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和落实补贴主体;二是按择优竞争的要求,参与补贴机具目录的制订,组织好招标工作;三是做好补贴机具质量投诉和企业售后服务的监督工作;四是加强补贴机具和补贴对象的登记建档工作,实现补贴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3.积极争取并做好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工作 做好2003年的“旱作节水栽培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和2004年的“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与指导监督工作;争取2005年“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立项实施,并结合项目的内容和重点抓好有关适用技术的
宣传培训及机具的中介推荐等工作。
4.指导各地推广部门开展关键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在北方旱作区以保护性耕作技术、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等节本增产增效技术为重点,做好“东北区——吉林玉米机械化高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华北区——河北小麦玉米机械化高效生产基地建
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5.做好农机化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组织制订《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和《方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和《玉米秸秆揉搓青贮作业质量》、《油菜播种作业质量》标准,完成《谷物播种机运用推广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标准制定工作。
6.参与重大推广项目的规划编制 有针对性的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紧密结合国家农业发展重点;在水稻及经济作物主产区,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做好涉及粮食生产、资源利用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项目储备工作。
二、搞好兴机富民的教育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1.做好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机化项目的实施工作 组织确定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湖南、四川5省区总体实施方案。以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为重点,以基层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组织5省区推广部门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咨询、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制定专家检查、监督等措施。
2.组织好农机科技下乡活动 结合各地保护性耕作、水稻栽插与水稻、玉米、油菜收获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适用技术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与机具示范推广活动,拟于4月与云南省农机推广站联合举办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现场演示培训活动;加强适用生产技术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对农
业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投人。
三、引导和推动体系建设与改革,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1.做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指导工作 认真按照中编办、人事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农业部等五部办的要求,努力推动形成“每个行业县级只设一个推广机构、乡镇以建行业区域站为主”的指导性意见。在全国不同地区选择试点,结合实际分析总结,更好地指导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2.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引导推进体系建设与改革 一是组织参与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实施,带动推广体系及技术服务能力的建设;二是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场项目的组织申报项目指导工作,引导基层推广机构的组织创新和运行机制改革;三是搞好2005年度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农机行业组织评选工作。四是
配合部主管部门组织好农业部千名农技(含农机)推广人员的表彰活动。
3.以增强和发挥农机推广机构技术服务能力为主题,筹备开好2005年全国省级农机推广站长会。
4.发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现代农业装备与工程分会在农机企业和农机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开拓推广服务新渠道 在关键农时季节积极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谷物干燥技术、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与配套机具设备的现场演示与研讨活动。
5.强化宣传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以《农机科技推广》杂志为基础,争取构建农机推广信息服务网络扎实稳妥推进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公益性的新技术、新机具生产的有效引导为目标,积极探索以技术需求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6.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开展农机推广的系统交流与合作 组织农机推广系统出国技术考察与培训;筹备好2005年度东盟国家水稻机械化技术培训工作,承办大湄公河次区域农机化技术国际研讨会。


摘自《农机科技推广》2005年1期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