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沟的科技兴农之路:好技术换来好收成

日期: 2021-10-27  来源:蛟河市农机总站: 陈庆发

  2021年10月22日,是一个见证梨树沟村玉米种植创增产的好日子,梨树沟村人迎来了他们的老朋友——蛟河市农机化专家组成员及中科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骨干专家一行人,他们为即将收获的玉米“称体重”——专业测产。

QQ图片20211027143727.png

  测产区域设在梨树沟村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基地示范面积500亩,示范基地对比试验采用四种种植模式,保护性免耕播种区域分别采用秸秆全覆盖还田直接免耕播种技术、秸秆全覆盖还田归行免耕播种技术、秸秆全覆盖还田条带少耕播种技术三种模式。部分区域采用传统耕作种植模式。专家和技术人员随机选取地块(43亩)采样,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样点均在66㎡以上。采集样点果穗、记录果穗穗数、称量果穗鲜重,计算平均果穗鲜重;根据平均果穗鲜重选取20个果穗,称量果穗重,脱粒后称籽粒重,计算鲜果穗出籽率;根据鲜果穗重和鲜果穗出籽率计算亩鲜籽率重。进一步根据测产公式逐步计算出四种模式下的单位亩产。

QQ图片20211027143635.png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次测产结果是:秸秆全覆盖还田直接免耕播种技术折合含水量14%单产达745.48公斤/亩,秸秆全覆盖还田归行免耕播种技术折合含水量14%单产达805.22公斤/亩,秸秆全覆盖还田条带少耕播种技术折合含水量14%单产达744.89公斤/亩,传统耕作种植模式折合含水量14%单产达697.8公斤/亩。保护性免耕播种三种模式平均单产达765.2公斤/亩,比传统耕作模式单位增产67.4公斤/亩,每公顷增产1011公斤,按照去年玉米收购价2元/公斤计算,每公顷将实现经济增收2022元。测产报告得出结论: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免耕播种技术除了能培肥地力、节约成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外,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比传统种植技术显著增产10%左右,经济效益获得明显,还须大力度全面推广。

QQ图片20211027143656.png

  梨树沟村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的发展,只是梨树沟村开展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的一个缩影。今年全村大力推广玉米保护性免耕播种面积达100多公顷,基本实现全村耕地全覆盖。主推技术好不好,实践成果来作答。每当在农忙季节,蛟河市农机化专家组和中科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专家经常深入到村里田间地头,为农机合作社组织、种粮大户及一般农户做免耕播种新技术指导,帮助生产者解决技术难题。指导他们从免耕播种、施肥、中耕、追肥、高效植保到机械化试收获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每一项技术要求。平日里统一的技术管理、统一的服务指导、统一的生产推进,变成了统一的人力成长、统一的土壤生态、统一的增产增收。梨树沟村农业也一跃由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以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农业转变。如今往日阡陌纵横的格子地不见了,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免耕田、丰产田,田地里金黄的玉米硕果累累,正在等待颗粒归仓。据统计,今年梨树沟村玉米增产将突破实现10万公斤的大关,为广大农户实现增收20万元的经济效益。这就是积极引进新技术、好技术的魅力,实践证明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是农业生产获得持续发展的引擎,技术好更要用的好,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梨树沟村已经做到了,前进乡已经做到了,整个蛟河的玉米产业更做到了。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