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姜成祥,家住吉林省靖宇县西南岔镇西南岔村,自2005年通过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购买农机摆脱贫困之后,近两年又新购置拖拉机搞起了跨区作业,并成功带领本村村民率先走上了致富路,成为靖宇县跨区作业的领路人。
说干就干成立跨区作业队
姜成祥家境贫困,家里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念大学,而且还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他和妻子只能靠几亩薄田来维持全家的生计,就连儿子的学费都要靠助学贷款。2004年,靠着家里唯一一台手扶拖拉机入股,姜成祥加入了靖宇县农机作业协会,正式成为协会会员。因为他勤劳肯干,加上协会会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两年下来,手里也稍有剩余。2005年,认识到机械化作业能致富的他充分利用国家补贴政策,在县农机局的帮助下,购置了一台40马力拖拉机和一台复式作业机,开始了农机作业服务,一年下来,他摆脱了贫困的窘境。但是,随着国家两减三补优惠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购买拖拉机,而且由于该县是东部山区,适宜机耕地面积少,加上农业作业市场竞争激烈,手中的机具也不能满足该县作业的需求,而且邻县的大型机具还经常到靖宇县跨区作业,姜成祥想,既然你能来我这,我为什么就不能到别的地方去呢?因此他萌发了跨区作业的念头。
姜成祥平时就爱交朋友,而且心眼好,头脑灵活,平时一起作业的人有事都爱找他商量。想到跨区作业这个事,他想,只靠我一个人干不行,势单力薄,得成立一个组织,走联合之路。说干就干,很快,他和本村的另外几个会员达成了共识,一商量,就开始运作了。
万事开头难。靖宇县属山区地形,机械化程度低,以前没有人到外面去作业,跨区作业只能借鉴平原产粮大县和农机化发达地区的经验。因此,姜成祥到县农机部门仔细询问跨区作业操作规程后,又到平原地区产粮大县学习取经,看到别的地方都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他回来和本村8个会员商量也买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因为没有太多的本钱,所以他们买来了三台二手的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开始走上了跨区作业的道路。
作业赚钱“姜哥到哪跟到哪”
几年下来,姜成祥和他的同伴先后到白城、前郭等地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可是效益并不好。究其原因,姜成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吉林省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对水稻收割机的需求不是很大;而且他们不能及时掌握作业信息,即使得知有地方需要水稻收割机作业,等赶到以后已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还有就是通过几年的补贴,水稻产地的水稻收割机已经可以满足当地的需求了,并且当地机器大都是新机,他们没有运机具的费用,在价格上和效率上都不占上风,和他们竞争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同行的人有些坚持不住打起了退堂鼓,怎么办,姜成祥想,这样下去,别说是利润了,连收回成本都难,一狠心,他们卖掉了手里的收割机,回到了靖宇。
姜成祥是个不怕失败的人,也是个不甘心失败的人。回来以后,他总结了失败的原因,他想,别人都用收割机进行作业,争不过别人,我就换别的机具,吉林省不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别的省,黑龙江有些地区和靖宇县气候、积温条件差不多,而且无霜期短,在完成本地作业以后,时间上正好可以赶到他们那进行作业,别人搞收割,我就搞耕整地,两地作业均不耽误农时,想到这,他眼前一亮。
2007年冬天,姜成祥先后三次到黑龙江省各地进行实地考查,通过朋友承包了50公顷土地,又联合7人通过靖宇县农机部门的补贴政策购置了3台80马力拖拉机机和5台48马力拖拉机以及配套的旋耕机和整地机。在完成自家地的作业以后,组成西南岔村跨区作业旋耕队奔赴黑龙江开展作业。一年下来,他个人作业量就达到了3600亩,加上承包土地收入,一年内,他共收入13万元。初战告捷,同行的会员高兴的不得了,异口同声地说:“姜哥,我们就跟你干了,你到哪我们跟到哪。”
不断壮大致富路越走越宽
姜成祥的成功,引起了靖宇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了他很多扶持,并鼓励该县农民依靠国家政策和农业机械化积极走创新致富路。与此同时,县农机局也积极行动起来,以姜成祥和他的跨区作业联合旋耕队的先进事迹在全县进行推广,并决定把购置从事跨区作业机具人员定为2009年优先补贴对象,并举办跨区作业培训班,邀请姜成祥来为该县农民讲解跨区作业成功经验,还请专家为农民介绍跨区作业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姜成祥的联合旋耕队为当地农民带了个好头,使跨区作业这个新兴行业在该县迅速发展起来。
看到姜成祥的联合旋耕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村里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到县农机部门询问和申请2009年的机具补贴事宜,都想走农机化致富路。
姜成祥成功了,也富裕了,但他并不满足现状,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的勾画着未来的蓝图。这个靖宇跨区作业的领路人将通过2009年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吸收更多的农民加入联合旋耕队,并不断增加机具种类,形成全程机械化发展规模,向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带领其他成员在跨区作业这条致富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