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龟裂、泛着斑白盐渍的盐碱地,一直都是荒凉、贫瘠的代表。当土地含盐量超过6‰时,作物的出苗率将低于50%,而产量将减少90%。
在今天的齐鲁大地上,不足全国6%的耕地却生产了8.5%的粮食、9.8%的肉蛋奶、11.2%的蔬菜。其中,山东省先后改造的580万亩盐碱耕地和200多个耐盐碱新品种功不可没。越来越多的水稻、大豆、玫瑰、苜蓿等作物在广袤的盐碱地上生根发芽,一改往日的荒凉与贫瘠,荒滩变为生机盎然、植被茂密、产出繁盛的良田花海。
9月6-8日,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在山东潍坊召开,这是国际上该领域首次举办高级别会议。会议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与粮食安全”为主题,旨在以中国的行动,推动国际盐碱地综合利用交流合作、助力全球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本次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孟加拉等国驻华使节、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土壤学界知名专家以及有关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代表线上线下参会。
达成共识:携手应对盐碱地改良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
盐碱地分布广泛,遍布全球6大州80多个国家,面积超过8.3亿公顷,是威胁世界土地健康的世界性难题之一。盐碱地改良利用,需要国际各方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本次大会发出潍坊倡议,呼吁各国共同开展盐碱地资源潜力评估、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研发推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土壤健康国际交流。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大会上指出,盐碱地分布广泛,是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贡献于世界粮食安全。中国愿与各方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资源监测协作,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加强宣传引导。
“建立伙伴关系是关键。”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部长玛丽亚姆·穆海莉在线上发言中谈道,为加强盐碱地治理,阿联酋与伊斯兰开发银行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基金以及阿拉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开展合作,并于1999年共同成立了国际生物耐盐农业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全球非营利性农业研究机构,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种植耐盐作物,耐盐、耐热作物的遗传结构,以及在新型灌溉系统中增加盐水的使用。近年来,中心还与中国企业华大基因合作,在阿联酋建立了先进的基因研究中心,深入探索作物承受环境压力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还包括韩国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我们非常感谢和其他国家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期待盐碱化土壤综合管理方面探索更多的合作机会。”玛丽亚姆·穆海莉说。
“我相信本次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定将加强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工作。”保加利亚农业部部长亚沃尔·格切夫在发言中表示,农业活动仍将是大部分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人与环境间的重要纽带。本次大会的内容对全球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保护等问题至关重要。“每个国家都应该高度重视盐碱地改良工作,我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我们需要更准确地了解盐渍土壤的扩散、分布情况,因为事关它们的负面影响。盐渍土壤仍然是有经济潜力的,只是需要进行恰当的管理利用。”国际土壤学联合会主席劳拉·雷耶斯-桑切斯认为,现在需要各国政府拿出承诺和行动,提出并采用必要的公共政策,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产食物,同时也是帮助公众了解为什么有必要保护土壤资源。“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原因是我们必须汇集所有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来共同保障土壤的健康。”
分享经验:为全球贡献盐碱地改良利用的优秀做法
山东潍坊市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模式、山东东营市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度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模式、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大会上,各国代表不仅交流了各自盐碱地改良利用的优秀做法,还集中展示了中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优秀成果。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为全世界指明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向。中国农业发展重点工作中就包含可持续土壤管理。”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部长默里·瓦特在线上发言中这样评价。
他介绍,旱地盐碱化导致的土地退化,是澳大利亚代价最高的土地退化形式之一,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产量。对此,澳大利亚在30多年前就制定了国家土地保护计划。在此计划下,澳大利亚生产者和研究人员不断尝试利用耐盐作物开展畜牧业养殖。同时,也在加强土壤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如今,澳大利亚各地政府又制定了土壤战略,确保对土壤资源进行可持续化管理。这包括在可能的情况下休耕,以扭转土壤肥力下降的趋势。最终目标将是土壤健康成为政策制定研究和实践调整的关键考量因素。
在山东潍坊,与会中外嘉宾吃上了盐碱地上种出的大米,品尝了耐盐碱玫瑰制作出来的玫瑰茶,并游览了利用盐碱地改造的农业田园综合体。丰富的食品产出和多样的土地改良、整治、利用技术,令中外嘉宾忍不住拿起手机,纷纷拍照记录。
潍坊市市委书记江敦涛介绍,潍坊市把盐碱地作为重要资源,通过治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和产业赋能,累积改良盐碱地超过26万亩,5.8万亩的盐碱地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青阜农业综合体的6.7万亩盐碱地,亩均增产粮食200公斤;坚持开展小清河、白浪河、弥河等河流入海口综合整治,实施南红北柳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生态湿地120余万亩;加快由改地适种向育种适地转变,深化推广土壤改良、生物育种、生态造型等关键技术。创立新品种,鲁柽1号已经种植3000多亩、70多万株。
大会还现场连线了东营盐碱地改良项目现场。东营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全市盐碱地面积341万亩,约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据介绍,近年来,东营依托黄三角农高区,汇聚全国科技力量,加快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积极开展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大力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子。
“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破解盐碱地产业提升的卡脖子难题。”“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重大项目核心实验示范区”项目负责人介绍,示范区重点构建盐碱地粮油作物、饲草作物和特色作物,综合产能提升技术体系,目前已筛选出适合在滨海盐碱地种植的玉米、大豆品种,还实验出油菜、小黑麦和天高粱等品种。这些品种适合在中重度盐碱地生长,正大面积示范推广。此外耐盐碱的种子活力提升、作物抗盐碱栽培、土壤快速堆肥及水源精准调控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探讨路径: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次大会共邀请20多位中外专家,围绕“大食物观”下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盐碱地资源现状与潜力评估、盐碱地改良实践与健康管理、盐碱地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利用四个专题展开研讨,为共同做好盐碱地利用管理,促进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献计献策。
“我们应该把盐碱地看成一种资源。”宁夏大学教授许兴在交流河套平原盐碱地资源化利用与综合治理时表示,“河套地区盐渍化土地超过67万公顷,合理利用这些土地对于粮食安全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能否支撑?经济是否可行?生态是否可持续?”是盐碱地治理不可回避的挑战。因此,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员刘小京看来,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依据盐碱区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按照“节水优先、生态循环、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原则,转变盐碱地改造思路,创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和产业体系,打造盐碱地“适盐用盐”农业发展新模式。
耐盐植物、咸水、盐碱土是盐碱地上大量且长期存在的资源,通过耐盐植物品种选育及适生种植、咸水灌溉提质与顺势淡化、盐碱土快速降盐与高效控盐等核心工程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可以逐步催生优质高产值农产品产业、经济盐生植物产业和生态绿化产业。
耐盐碱植物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盐地碱蓬榨油、提取甜菜红素,甘草、酸枣、罗布麻制药,柽柳接种名贵中药肉苁蓉,芦笋、冰草等耐盐蔬菜种植等,盐碱地上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茁壮发展。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盐生植物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徐化凌在介绍耐盐碱植物改良盐碱的机理时介绍:“许多耐盐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难以直接推广种植,通过育种手段进行遗传改良、性状重组,是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长效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尝试探索向盐碱地“要产量、要效益”。多年来,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总结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改良利用盐碱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长远、整体规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杨劲松在交流中说:“在关键技术研发上,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盐碱类型、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构建适用当地的盐碱地农业配套利用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