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波副主任在2013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于文波副主任在2013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 2013-01-22  来源: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省农委副主任 于文波
(2013年1月1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经验,深刻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效经验,为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12年以来,我省农业机械化呈现了整体推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连续增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是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快速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53万千瓦,同比增长8.4%,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05.54万台,同比增长6.8%。玉米、水稻作物生产的关键环节农机装备水平发展提速,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2.88万台、1.48万台和1.59万台,分别比上年增长46.2%、20.3%和65.6%,增长数量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农机装备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持续快速提高,薄弱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6%,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水平12.6个百分点,排全国前十位。薄弱环节机械化快速发展,水稻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6.7%和70%,分别比上年提高5.4个和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3%,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增幅达到8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持续快速扩大,增产增收增效作用明显。新增机械深松面积1502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450万亩,出苗率平均高出一成,抗倒伏能力强;玉米机收面积1952万亩,平均节省作业成本每公顷500元以上,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是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户达到106.92万户(个),比上年增长2.5%,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增419个,达到了1577个,比上年增长了36%。全省农机原值100万元以上的服务组织和大户超过5000户(个),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主导力量。
  一年来,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2年我省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7亿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近11.5万台件,受益农户10.5万户。积极推进补贴操作方式创新完善,对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玉米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等重点产品实施优先补贴;在东辽县开展补贴资金县级结算试点。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省、市、县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开展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考核工作,建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加大政策信息公开透明力度,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创历年最好。我省在农业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延伸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成绩。
  (二)全面推进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1亿元,与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配合使用,对制约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的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玉米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实施定额累加补贴,累加后的补贴比例总体上达到40—50%。新增玉米、水稻全程农机化工程面积210万亩,累计建设面积1260万亩。
  (三)积极开展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落实财政补贴资金1.5亿元,继续实施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各地进一步加强对深松工作的组织领导,普遍由政府牵头推动,任务逐级分解落实。进一步严格作业质量检查验收,改进和完善补贴资金发放渠道,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付给农民。
  (四)深入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进一步实施农业部农业财政项目和省级农机化推广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新建、续建15个县(市、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21个县(市、区)建设保护性耕作和高水平水稻育插秧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开展水稻大棚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落实完成农业部农机与农艺融合示范项目。长春市保护性耕作推进力度大,投入资金多,集中连片推进,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五)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春秋两季农机化生产工作,落实作业任务和工作措施。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和作业督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督查、机具故障排除。组织引导跨区作业,发布供求信息,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促进农机户增收。协调保障柴油供应、落实免费通行政策。全省机耕、机播和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86.2%、81.1%和36%,分别比2011年提高3个、4.1个和7.2个百分点,为我省粮食再创历史新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装备支撑。
  (六)加快培育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推广补助项目等农机化扶持政策中,重点支持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召开了全省农机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了“十二五”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和具体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树立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200个农机大户为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社(户),筛选推荐4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参加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农机服务组织规范内部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七)全面开展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争取阳光工程培训政策支持,对农机从业人员开展农机化生产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冬春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各级农机部门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农机化统计员、农机事故处理员、农机营销人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考试员等岗位业务培训。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000多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7000人次,培训操作人员、维修人员21.16万人次,其中新购机农民5万人次。农安县农机化学校等5个单位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
  (八)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省政府、省农委分别与各市(州)政府、农委签订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落实责任和工作目标。争取资金,增加了必要的设备。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年”、“百日安全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等活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驾驶员持证率达到5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检验率达到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事故率和死亡率分别控制在农业部规定的1‰和0.8‰之内。乾安、和龙、蛟河三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第四批 “平安农机”示范县(市),镇赉、德惠、公主岭三个县(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
  (九)进一步强化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完成部、省级推广和检测鉴定146项。开展播种机、整地机、脱粒机、玉米剥皮机、饲料粉碎机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工作。深入实施“金质惠农”活动,积极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网点,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认真受理和审核《2013-2015年吉林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申报产品。加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设施建设,投入1500多万元扩建完善试验室设施条件,购置仪器设备,新建3万多平方米拖拉机试验场并投入使用,完善和满足了拖拉机等产品的检测试验条件,试验鉴定和检测能力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承办了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工作会议,并做了大会典型发言。
  (十)加大农机化新闻宣传力度。通过吉林电视台、吉林广播电台、吉林日报、农民日报、省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成就和政策信息;成功举办现代农业装备展示交易会,参展企业、参展人次、参展产品均高于往届;中国农机化导报刊发迎接十八大吉林特刊;编印农机工业发展年度报告;发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手机短信400余万条;印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图3.5万份、农机安全宣传单40多万份、宣传手册30余万本;补贴政策信息公路广告宣传牌20个。全省各级农机化信息网站达到46个,覆盖率近90%。
  2012年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巩固和发展了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好形势。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十年。十年间成功完成了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农业生产方式成功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基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农机化系统的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机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省农委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农民机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是农业装备结构不尽合理,大马力拖拉机、水稻、玉米收获机数量少,严重制约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玉米机收水平为33%,低于全国7个百分点;二是农机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数量少,服务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机使用率和经营效益亟待提高;三是农机化机构队伍建设滞后,管理服务手段落后,公共服务能力不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改进方法,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和刚刚召开的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指导,是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
  一是要深刻理解“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机械化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功能,肩负着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重任,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要强化使命意识,为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努力奋斗。
  二是要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途径,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机械化面临战略机遇的认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步伐加快,统筹城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更多工业化、信息化成果将应用到农业机械化中,将对农业机械化产生更强烈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丰富的手段、更有力的支持。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发展全程机械化的认识。农业是我省最有优势、最有潜力、最有竞争力、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支撑。我们要进一步突破水稻机插、水稻机收、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加快实现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是要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对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认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措施。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培养一批农机能人,推进组织形式多样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增强其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带动规模作业、土地流转和规模种养,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为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供支撑。
  五是要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布局,进一步深化对加快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的认识。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之中。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潜力巨大、条件有利、前景广阔,仍处在黄金发展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推进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农机化人才支撑体系、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战略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不懈地深入开拓进取。
  一是坚持不懈地落实农机化政策法规。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吉林省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提升依法促进、依法管理农机化的能力水平。
  二是坚持不懈地创新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新型服务组织,推进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政府的支持服务为保障,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程度高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大力发展大中型、高性能现代农业装备;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关键作业环节技术突破与全程机械化装备集成;统筹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设施、经济、农产品加工生产装备;协调促进农机农艺相融合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坚持不懈地培育农机化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农机化管理人才;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站在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一线的专业型农机化科技人才;注重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农机操作、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创业兴业的新型农机手、职业化的农机经营者、合作社领头人等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
  五是坚持不懈地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五项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抓住时机,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改善条件,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三、扎实工作,全面实现今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

  2013年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主线,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着力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着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技术,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壮大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主要目标是:全省农机总动力力争超过28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3%;水稻机插、水稻机收和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2%、75%和40%,比2012年分别提高6个、5个和7个百分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00个。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2013年要扎实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规范实施,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的操作行为,公开政策信息,提高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度,强化监督制约。各地要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确保关键岗位重点环节权力得到有效制约。严惩违规,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行政问责制,依法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确保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突出整体推进,深入实施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协调省级财政资金的落实,创新完善扶持政策,提高主要粮食作物重点环节、关键技术的农机装备水平和应用水平。扩大全程作业规模,提升质量和效益,突出培育整社整村推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促进土地集约经营、各业全面发展的示范点。
  (三)突出收获环节,启动实施“农机化提升工程”。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和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政策扶持,推动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全年新增玉米收获机7000台,水稻收获机3000台,水稻插秧机8000台,玉米免耕播种机2500台,深松追肥机2000台。在产粮大县发展玉米、水稻机械化收获示范县20个,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四)突出技术集成,加快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等农机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成深松面积1500万亩,提高作业标准和质量,大力推进耕深35厘米以上纯深松作业。通过农业部农业财政项目和省级农机化推广专项补助项目,支持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力争推广面积达到700万亩。
  (五)突出引导扶持,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政策扶持力度,开展星级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精心组织重要农时、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引导推动水稻机械化集中育秧、玉米标准化种植,充分发挥农机在抢农时、争进度、保质量、抗灾夺丰收等方面重要作用。
  (六)突出提高质量,全面推进农机化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农机推广鉴定办法》,把好农机推广鉴定关,提高鉴定工作质量。深入开展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重点检查,规范农机推广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做好吉林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年度调整申报和初审工作。规范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核发放工作,优化维修网点布局,依法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监督管理。
  (七)突出源头管控,依法强化农机安全监理。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窗口、岗位标兵创建活动。加快改善农机监理装备条件,积极推广农机安全生产技术。强化农业机械和驾驶员源头管理,严禁违法发放拖拉机牌证,持续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八)突出能力提升,不断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重点培养一批农机作业人才、维修人才和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继续开展农机化重大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及工作督查,确保落实到位。强化农机化综合统计工作,主要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把关,确保各项统计指标数据的科学一致性,为准确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同志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农机化科学发展引向深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要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巩固农机化发展好形势,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